国内首个交流改直流输电工程将大幅提升输电能力 让清洁能源“跨江”而来

数智人2023-10-01产业资讯162
我国首次将在运的交流输电线路改造为直流输电线路,我们为什么要对已有线路进行改造?这个工程的必要性又在哪里呢?一起来了解。这是一张江苏地图,长江横穿东西400多公里。长江以北,新能源正在迅猛发展,全省几乎所有的风电和超过6成的光伏发电从这里送出。长江以南则是经济重镇,每天的用电量超过11亿度,占全省的57%。苏北富集电力送至苏南消纳,主要依靠省内6条过江输电通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江沿岸生态保护要求的提升,长江江苏段很难再建新的跨江输电通道,只有提升现有跨江输电通道的能力,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让清洁能源能够源源不断地“跨江”而来。作为国内首个“电流转换”工程,工程投运后,可有效填补输电缺口,并消除新能源供应随机性、波动性的影响,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间能源的高效流动。如何更好地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新能源消纳,这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扬镇直流工程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东部地区用电需求日益增长,但往往这些人口密集地区建设电网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除了新建输电通道外,在原有线路上进行交改直改造或交流升压改造,是提升存量电网输送能力的有效解决办法。能源转型不仅要追求绿色低碳,还要寻求社会总成本最低。作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试点工程,扬镇直流工程是利用现有电网资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为国内用电需求大、电网饱和度高、新建空间有限的区域电网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贡献技术方案。转自:央视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8815.html

相关文章

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达51台 核科技创新大有可为

记者从28日的中核集团首届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获悉,截至2021年8月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有51台,装机容量为5326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数为18台,装机容量为1902万千瓦,在建机组数保持全球领先...

世界最大的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正式投产

9月21日,全球最大的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船“紫荆精神号”于香港投运,标志着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正式投产。这是香港首个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也是世界最大的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作为接收站的核心部分,...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获悉:2022年,美丽中国建设扎实推进,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来之不易的新成效。生态环境部介绍,202...

期货市场“聚酯家族”再添“新丁” 瓶片期货在郑商所挂牌交易

8月30日,我国期货市场中的“聚酯家族”再添“新丁”:瓶片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正式挂牌交易。这是郑商所上市的第26个期货品种,对聚酯类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具有极大促进作用。瓶片主要...

国家出台措施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17日对外发布《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积极构建覆盖绿色设计、规范回收、高值利用、无害处置等环节的风电和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体系,补齐风电、光伏产...

创新药商业化难题 正被多维度破解

“创新不创收”成为当下我国创新药发展的困局之一。无论是上月宣布对旗下丙肝产品有关存货及无形资产进行减值准备的歌礼制药,还是近日传出优化低业绩人员消息的信达生物,都面临着核心产品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的困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