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3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获悉:2022年,美丽中国建设扎实推进,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来之不易的新成效。生态环境部介绍,2022年,全国新增25个城市纳入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支持范围,累计完成2.1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4.6万余个挥发性有机物突出问题整改。持续推进长江、黄河、渤海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启动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评价,推进县城及县级市黑臭水体整治,划定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入海河流水质改善行动。开展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全国新增完成1.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将14种新污染物纳入重点管控清单。据介绍,10年来,我国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57%,地级及以上城市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PM2.5浓度值,都降到世卫组织所确定的35微克/立方米第一阶段过渡值以下,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10年来,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达到了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长江干流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17.6个百分点。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10年来,我国顺利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部表示,2023年将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进蓝天保卫战——推动天然气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综合治理,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碧水保卫战——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全面实施入黄支流消劣整治,组织开展城市(含县城)黑臭水体整治行动,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面加强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和海洋倾废、海洋垃圾监管。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成效,加强在产企业和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深入推进“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深入推进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启动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记者刘毅、寇江泽)转自:人民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1300.html

相关文章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推进团体标准建设 助力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

12月21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功组织召开了团体标准建设工作会议,共同探讨医药教育领域标准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会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标准管理委员会主任黄正明院士以《谈谈标准化的科普教育》为题,详细解读了...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落实

为统筹推进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和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资源开发司按照《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确定的“部门协调、省市负责、区县抓落实”方式,指导并参加延庆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实施推进会。会议明...

天津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硕果累累

金风送爽,津沽大地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370万亩秋粮进入收获季,农情调度显示,今年秋粮总产量将达到170多万吨。小站稻面积达到100万亩,稻渔立体种养面积达到50万亩,每亩增收可达600元以上。河水清...

商务部:前8个月中国对外投资总体平稳

在17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当前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做了介绍。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8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80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对外承包工...

旅游日扮靓美好中国 旅游者拥抱幸福旅程

面对人民群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期许,关键在于发挥好“中国旅游日”作用,精准对接人民群众需求,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推动旅游行业、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支持旅游业复苏发展。今年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

钢铁业迈向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钢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面对严峻复杂形势,钢铁行业坚持稳中求进,生产经营整体保持平稳态势,展现出较强韧性。但是,行业运行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企业提质增效难度加大。“2023年,钢铁行业效益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