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28.5万人毕业 政策接力稳就业
来源北京商报刚刚升入大学四年级,北京体育大学2023届毕业生魏辰(化名)就已开始了“实习焦虑”“就业焦虑”。因为和他“同台竞技”的有二十多万人。有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预计达28.5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将创下历史新高。11月20日,#2023年北京高校毕业生预计28.5万#这一词条也登上了微博热搜。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眼下,北京正接力出台相应措施,越来越“重”的政策“组合包”,从创业贷款、租房、就业补贴等维度立体化为毕业生择业就业护航。专家认为,近年来北京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就业压力。同时,专家也建议毕业生应提早设定目标,主动进行职业规划并加强对口的实习形成累积优势。明年毕业人数创新高北京高校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在京高校毕业生为24.3万人,2022年北京毕业生26.8万人,2023年北京地区的高校毕业生预计达28.5万人。根据复旦大学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趋势洞察》,超七成毕业生会选择留在毕业所在城市继续发展。如果据此预测,2023年可能有20万名毕业生在北京择业就业。“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程度比较高。同时,北京的学校也比较多,所以必然会导致毕业生人数较多,总体来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会比较大。”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此外,据王鹏观察,不仅是北京本地的毕业生,每年还有许多其他省市和地区的应届毕业生来北京找工作。“大家的学历水平、能力水平整体上都比较高,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对于毕业生的学历、能力、实习经验的要求可能就会水涨船高,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王鹏也指出,疫情也会对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企业的供应链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年的招聘计划较以往相对减少。”对此,魏辰有着明显的感受。于是,自9月开学以来,他便着手为就业做准备,至今已经投出了两位数的简历。据魏辰介绍,他的同学们也大都如此。“我的一位朋友目前已找到工作,他投出的简历数量大约有三位数。”就业中的“实习焦虑”值得关注的是,在采访中,受访者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达出就业期间的“实习焦虑”。魏辰就表示,“因疫情影响的原因,在实习期间,我由在公司办公转为居校办公,相比其他可以去单位实习的同学,我感觉自己的竞争力变小了,压力也会更大一些”。有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实习经历恰恰是企业较为看重的选择因素。《牛客网2021秋季招聘数据白皮书》数据显示,除了专业技能的考量和求职者自身性格特质,在企业最看重的人才特质中,实习项目经历的占比为44%。“虽然我已经找到实习单位,但我现在还是担心找不到好工作,更担心找不到工作。”魏辰说,“这可能与我在校期间还没积累出较强的竞争力有关。企业希望求职者实习经历丰富、技术成熟,但是有一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都没有达到企业期待的程度,在竞争中就会落于下风。理想的实习单位、实习项目并不好找。”魏辰的感受,有数据可以佐证。《2020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相较2019年,2020年实习生平台实习岗位发布量缩减36.7%,但学生申请投递量却猛增12.5%,竞争比例高达74:1。北京某医学院2023届毕业生薇薇(化名)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她与她的部分同学因所学专业较难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而选择了寻求更高的学历。就此,教育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就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两化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宋嘉给出了建议:“能力类似于游泳,光看各种教学资料是不能学会的,必须通过实践。职业发展不是一个节点的工作,需要提早设定目标,主动进行职业规划并加强对口的实习,有助于形成累积优势。”“据我了解,目前北京存在很多技能培训、组织双选会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在提升竞争力上王鹏也给出了建议,但他也直言,“在直接的实习上还较少有帮扶政策,这也是北京的就业助力政策中可以进行探索的一部分”。政策“组合包”持续上新为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焦虑”,近年来,北京持续上线政策“组合包”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择业就业助力。例如,2020年7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工商登记、税费减免、成果转化等鼓励创新创业措施。再来看今年。3月,北京市印发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租房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争取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达到40%。《租房实施方案》指出,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用于解决在北京市无房或者在特定区域内无房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重点保障城市运行服务保障人员、新毕业大学生等群体。其中,在海淀、朝阳、昌平、房山的首批4个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中,包含近1000间房源作为应届毕业生青年公寓试点,其大部分项目月租金在2000-3000元,最贵的月租金不超过4800元,低于周边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根据自如研究院发布的数据,近三年,北京毕业生签约高校所在地房源比例为77%。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首批4个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所在地恰恰是北京高校“扎堆儿”的区域。不仅如此,今年6月,《北京市稳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就业实施方案》)出台,其中提出了30条综合举措。例如,针对岗位招聘需求低问题,《就业实施方案》指出,今年底前,对招用毕业年度本市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每招用一人给予企业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就业见习补贴。此外,还将对北京地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1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同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还印发了《北京市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从促进就业、支持创业、提升能力、重点帮扶、优化服务、组织保障6个方面,提出北京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16条具体措施。王鹏直言,事实上,当下“招聘难”与“就业难”并存,有很多人在找工作,同时也有很多工作在找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用好、用活各类帮扶政策,并通过技能提升、学历提升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北京商报记者方彬楠冉黎黎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