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突破资本加码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数智人2025-01-20产业资讯14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升级,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加速发展的重要节点。近期,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宣布人形机器人领域最新进展。1月11日,OpenAI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其正在重新组建机器人部门,该部门将自主研发机器人及定制传感器套件。OpenAI的机器人团队将专注于研发“通用”“自适应”“多功能”机器人,计划为其机器人创建新的传感器和计算元件,并由公司内部开发的AI模型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各大科技公司也纷纷宣布相关技术进展和量产目标。日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公布未来三年人形机器人预期量产目标,2026年目标是生产5万至10万个人形机器人。此外,在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以下简称“2025CES”)上,英伟达宣布推出“世界基础模型”NVIDIACosmos。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通过Cosmos,开发人员可以使用Omniverse创建三维场景,然后使用Cosmos将其转换为照片级逼真的场景,再通过同时生成多个模型,帮助机器人找到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法,从而实现机器人更快学习和进步。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OpenAI、特斯拉、英伟达等公司的战略方向,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指向了未来机器人的‘自主性’‘智能化’和‘多功能化’。”高盛预计,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美元。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在2025CES上,英伟达公布的14家合作人形机器人公司中,中国厂商占据6席,包括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傅利叶”)3家独角兽公司,以及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汽车”)、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宇树科技H1是一台具备奔跑能力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集成双足行走、先进运动控制技术、多种传感器和AI算法等;小鹏汽车的“老铁”是一款身高178厘米、重70公斤、拥有62个主动自由度的AI机器人,可模仿人类动作并进行自然对话;傅利叶的GR-2全身自由度达53个,单臂运动负载达3kg,搭载12自由度自研灵巧手及第二代执行器。胡麒牧表示,未来几年将是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期”,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迭代将决定哪些企业能够脱颖而出。中航证券分析师卢正羽表示,2025年具身智能(包括人形机器人)将继续发展,并逐步从本体扩展到具身脑。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需求将达到200万台,而当前正处于“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根据智源研究院发布的2025十大AI技术趋势,在行业格局上,近百家具身初创企业或将迎来洗牌,厂商数量开始逐步收敛;在商业变现上,将看到更多工业场景下的具身智能应用,部分人形机器人迎来量产。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人形机器人在技术层面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关注。未来,预计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将迎来持续创新突破、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产业协同更加紧密、政策法规也将更加完善。相关上市公司应提前布局,推动前沿技术的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率,强化市场布局,在产业化浪潮中抢占先机。”(记者张晓玉)转自:证券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60671.html

相关文章

国家药监局:化妆品不良反应记录保存不得少于3年

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提出,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应当客观、真实地记录与不良反应监测有关的活动并...

石化企业奋进新能源“战场”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提出,到2030年,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比的现有产能增加2倍,并以公平、有序和公正的方式转变脱离化石燃料,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石化...

治理过度包装有标准了 将给市场带来哪些新变化?

新标准规范了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的包装要求,同时严格限定了包装层数,食品中的粮食及其加工品不应超过三层包装,其他食品和化妆品不应超过四层。为避免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以及产生新浪费,新标准设置了...

券商不再披露8月单月经营数据 是在憋一场大戏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9月中旬的沪深股市走势如白开水一般,寡然无味。在经历了14日、15日两天的缩量上涨之后,很多老股民都觉得短线上涨已经没戏了。果不其然,16日和17日,沪深股市再度出现...

央行定调货币政策稳字当头 加力支持小微企业

1月15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再次向市场释放了货币政策未来走向的关键信号。在此次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继续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

更稳定的大号“充电宝”!国内首台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投产发电

11日,国内首台大型交流励磁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12号机组顺利完成15天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的滦河干流上,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