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蒋道平:用好特区立法权 保障产业用地集约高效
“坚定不移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产业第一’战略,把制造业当家作为头号工程,壮大实体经济,这是当前我市的首要任务。”1月30日,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蒋道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市自然资源局将认真实施《珠海经济特区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积极做足自然资源空间响应和精准配置,保障产业用地,助推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出台国内首部规范工业用地控制线法规,助力“产业第一”战略实施2021年12月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珠海坚持实施“产业第一”战略,2022年年初的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求我市全力打好产业攻坚战,坚持“产业第一”,以实体经济提速发展为牵引,快速提升城市能级和量级,力争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超6000亿元。蒋道平认为,实施“产业第一”战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不仅改变了过去过度依赖房地产发展的思维,而且这也是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内生动力,做强城市能级量级,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必然要求。“工业用地是实施‘产业第一’战略的首要保障要素之一。”蒋道平称,为了确保有限的土地更好地用在实体经济,通过特区立法对工业控制线进行管控,以法律形式强化工业用地管理的刚性约束,有效遏制工业用地的炒卖,在空间上保障足够的产业发展空间。2022年6月1日起,《规定》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通过特区立法来严格管控工业控制红线的地方性法规。该《规定》的创新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范围更为精准,本次划定工业控制线采用将规划和权属结合的做法,精准落实到具体地块坐标,将历年以来除村集体留用地以外所有已供工业用地,以及今后新增的工业用地,全部划入工业控制红线,从而“像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一样,牢牢守住工业用地基本盘”。二是严格限制原业主改变工业用地功能,工业控制线内用地如需要调整为经营性功能,必须由政府进行收储,方可调出后重新出让,不再允许原业主自行改变功能,杜绝了以往“工改商”“工改居”的路径。鼓励划入红线的工业用地通过“工改工”方式拓展产业空间,切实保障市委、市政府“产业立市”总目标的实现。该《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工业用地实行“双底线”管控。法规明确,全市工业用地控制线范围内的总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0%,其中工业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工业用地控制线范围内的总用地面积的75%;涉及调整一级控制线,均需占补平衡,有效保障工业用地总量。二是对工业用地实行分级分类管控。《规定》明确将工业用地控制线划分为一级控制线和二级控制线,实行分级管理。法规分别就一级控制线内,一级控制线外、二级控制线内的土地用途作出了规定,明确除法规规定的特定情形外,不得改变土地用途或者调出工业控制线。工业控制线内的城市更新项目严禁“工改商”“工改居”。三是促进形成多层次产城融合格局。《规定》提出按照“大集中、小聚集”的原则,促进工业新城、工业组团中工业用地的合理布局,引导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保障工业园区与从业人员所需配套服务设施的同步建设,在工业新城、基本城市组团、工业项目多个层次范围构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促进产城融合。通过立法,在空间上保障了足够的产业发展空间。全市划定工业红线总面积195平方公里,其中一级线155平方公里。在空间布局上,稳定了工业用地的总量,有效阻断工业用地流失,防止经济发展脱实向虚,支撑珠海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2035年GDP能够突破2万亿的目标。此外,增强了企业在珠海扎根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2022年6月起,我市5.0产业新空间全面铺开建设,共有项目47个、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已开工项目35个、建筑面积821万平方米。为了建好5.0产业新空间,各区和格力、华发、大横琴等国企日夜奋战、工地万马奔腾,经过8个月的努力,在年底建成446万平方米。坚持“建成即招满”,至年底签约租赁面积647.5万平方米(其中定制化厂房占27%),协议投资额580.8亿元。2022年,在对工业控制线进行立法的同时,市自然资源局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配套举措,包括实施工业用地土地整备,完成整备具备进场施工条件的产业“熟地”62块,面积8085.76亩,地块数和面积数提前完成年初计划的124%和115%。全年已有三溪科创小镇启动区、粤澳物流园项目一期等30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力促项目快速落地投产。狠抓落实,做足自然资源空间响应和精准配置2023年,市自然资源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眼高质量发展,围绕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扣“产业第一”,补短板强弱项,继续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控制线的规定,积极做足自然资源空间响应和精准配置,助推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一是强化规划传导。科学运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加快编制各分区国土空间规划,强化东西“双城”联合融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精准把握产业需求,聚焦珠海“4+3”产业体系发展方向,将我市重点项目、重大平台落到一张图上,引导产业集中连片、集聚发展,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全面支持产业项目加快落地投产,保障珠海5.0产业新空间建设。二是强化立法延伸。在全国首部专门规范工业用地控制线地方性法规基础上,总结探索经验,出台工业用地控制线调整、低效工业用地处置等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和细化我市工业用地控制线的划定、调整、实施及监督等工作,实现好对工业用地的“双底线”控制。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围绕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项目落地攻坚年”工作部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准做足用地、用林、用海、用矿的要素保障。深入推动六类低效用地盘活处置,进一步挖潜闲置资源潜力。积极发挥土地整备攻坚战主力军作用,指导各区全面提升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形成高质量、高标准“熟地”,出台年度滚动整备机制,在2022年计划完成7000亩“熟地”基础上继续加码,2023年计划整备“熟地”8000亩,做到实现“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的彻底转变。四是强化底线约束。严格落实耕地恢复计划和永久基本农田补偿措施,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高标准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珠海实践,深入实施“九大行动”,充分挖掘造林绿化潜力,高质量做好优化林分、改善林相工作,巩固提升森林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绿美珠海生态建设。(来源:珠海特区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