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中国核电、中国核建相继披露上半年财报 多元布局成为核电企业新增长点

数智人2023-10-05产业资讯179
日前,我国核电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广核、中国核电、中国核建相继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半年报”)。三家企业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核电企业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在推进绿色环保方面也有成果,新能源等多元布局方向成为核电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核电半年报显示,2023年1-6月营业收入362.98亿元,同比增长4.9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1.09%。中国广核半年报显示,2023年1-6月营业收入392.8亿元,同比增长7.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17.91%。中国核建半年报显示,2023年1-6月营业收入545.73亿元,同比增长3.3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4亿元,同比增长7.27%;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同比增长7.69%。核电通常用能力因子、负荷因子和利用小时数这三个指标来衡量核电机组的利用情况。上半年,我国核电厂在优化计划停堆活动和降低非计划能量损失方面保持平稳运行,平均能力因子良好。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全国核电运行情况(2023年1-6月)》显示,1-6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41679.6亿千瓦时,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2118.84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5.08%。2023年1-6月,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773.79小时,平均机组能力因子为90.96%。中国广核半年报指出,上半年,其核电站的总上网电量为1059.18亿千瓦时,占全国核电机组上网电量的53.25%。27台在运机组平均能力因子90.59%,平均负荷因子86.26%,平均利用小时数3747小时。其中大亚湾1号机组能力因子为100%,负荷因子101.59%,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413。中国核电半年报则指出,截至报告披露日,中国核电在运核电机组共25台,装机容量2375万千瓦,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开工机13台,装机容量1513.50万千瓦。上半年,中国核电的核电机组发电量为902.68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2.77%,约占全国运行核电机组发电量的42.60%。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801小时,平均机组能力因子为93.08%。新机组投运叠加利用小时提升,使得核电企业业绩维持较高增速。继去年核准10台机组后,今年核准审批同样迅速。7月31日,国务院审议决定对已经全面安全评估审查且纳入国家规划的中广核福建宁德核电项目5、6号机组,华能集团所属山东石岛湾核电厂扩建一期工程项目1、2号机组,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1、2号机组等6台机组予以核准。截至目前,中国广核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合计达到9台,其中6台机组在建,预计于2024年至2027年陆续投产,充足的在建机组及核电高速审批趋势下公司未来业绩有望实现稳健增长。与此同时,核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显著提升,中国广核上半年公司在运核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3747小时,同比增加257小时。此外,《中国能源报》记者梳理发现,核能的综合多元布局提高了多家企业营收。中国广核除聚焦核能发电主业外,积极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的研究,探索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拓展核能多元化产品,打造以核能为中心的多能互补综合利用方式,其半年报指出,关于核能供暖,在红沿河核电基地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后续适当推广应用;配套建设抽水蓄能及电化学储能项目,可一定程度上提升核电机组运行稳定性,降低核安全风险,稳定核电交易价格。此外,在核电所在省区寻找抽水蓄能项目的开发机会,并结合国家最新政策要求,有序高质量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截至2023年6月,参股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在按计划施工,控股开发的抽水蓄能项目正在全力推进滚动列入国家规划。中国核电则在持续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发挥核能“清洁能源”优势,推动核能综合利用,其中,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进展顺利,三门核电核能供汽项目提上日程。中国核电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国核电的核电站运行状态良好,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核电机组、光伏、风电累计发电1008.27亿千瓦时。与燃煤发电相比,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3037.49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958.23万吨;中国广核上半年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3175.4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727.65万吨。中国核建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深耕新能源等绿色低碳业务,优化区域领域布局。聚焦黄河上游、河西走廊等新能源基地,新签“宁湘直流”配套新能源基地中卫300万千瓦光伏复合工程、内蒙古建筑屋顶及庭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PC总承包等一批重点项目。此外,核电企业着力开展科技创新,致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中国广核致力于设计主导与系统集成能力,在自主设计能力方面,通过对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及自主应用,结合国内法律法规要求,完成设计的自主创新,设计标准化、模块化。在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方面,带动产业链企业技术的培养,推动重大设备的技术改进,推进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中国核建积极推进自动焊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装备与智能产品制造研发能力,通过推动平行化施工、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建造,有效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持续开展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试点示范,自主研发了新一代核电工程精益建造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核电项目的全领域、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统筹推进新一代核电工程精益建造管理平台和核电项目可视化管理平台开发,实现施工现场过程管控、施工班组业务数字化转型。(记者杨晓冉林水静)转自:中国能源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8868.html

相关文章

“刷国保”的人正在打卡全中国

“在青岛一天狂走17个景点”“特种兵6小时突击上海”“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旅游6个省”……“五一”假期前后,“特种兵式旅游”席卷社交平台,许多年轻人比拼着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卡最多景点。因为花费...

为种植业提供更好政策土壤

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三品一标”基地,对于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此,应综合施策,持续优化基地建设的资源要素配置。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种植业“三品...

“课间圈养”,养不出健康与快乐——多一点理解、多动些脑筋,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下课铃响了,本该热闹的校园却仍然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不允许孩子到户外活动,除了去卫生间不能出教室,只有在固定的课间时段才能去打水,甚至,在教室不许大声说话——近日,多地普遍出现的“中小学校课间圈养”现...

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差距明显

11月18日,中国环境记协与北京化工大学在北京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发布报告的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有所提升,但企业污染排...

铅锌产业运行情况与趋势

2021年4月,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为55.8,较上月上升0.9个点;先行合成指数为78.0,较上月下降1.4个点;一致合成指数为312.4,较上月上升20.1个点(近13个月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

国铁集团:春节假期国家铁路发送货物7299万吨

近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2月11日至17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春节假日7天,国家铁路发送货物7299万吨,同比增长23.7%,日均装车16.89万车,创历年同期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