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TOD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开建 91吨钢管柱精准下插
伴随着长达48米的抗拔桩钢筋笼顺利下放完成,10余台挖掘机同步开挖作业。今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01标段站房核心区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副中心站交通枢纽由中铁建设、中铁十六局、北京建工联合承建,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站的建设,提升了副中心非首都功能的承接能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交通支撑,为有效治理大城市病探索站城一体化的开发模式。”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登科说。“副中心站是超大、超深、超宽的地下工程,最深处达43米,工程采用罕见的逆作法工艺。”中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项目负责人孟啸说,“与常规做法不同,逆作法施工在桩基施工完成后先进行顶板施工,再向下逐层开挖。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能有效加快施工进度,提升整体安全性。”施工中,桩柱一体逆作钢管柱单件重量最高达91吨,最大直径达1.6米,创国内站房建设之最。长度近40米的钢管柱,设计要求正线钢柱垂直度偏差不大于千分之一。如何保证105根钢管柱施工一次成优?中铁建设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桩柱一体化施工垂直度可视化监控系统”,形成“超大直径逆作柱桩一体高精度垂直度控制”专利。团队为每一根钢管柱安装垂直度传感器,在内壁安装倾角仪,多种高精度仪器为技术人员实时反馈坐标、倾角、频率、振幅等数据信息,在钢管柱下插过程中实时校核,确保施工精度。目前8米深的基坑还需下挖28米,预计总出土量达到450万立方。如何有效减少扬尘污染?施工方介绍,中铁建设、中铁十六局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理念,自主研发泥浆脱水处理系统、多功能一体化洗车机、滑轨式半封闭操作棚等“黑科技”,确保工地周边道路干净整洁,同时搭配围挡喷淋、工业级焊烟收集器等设施,实现低碳绿色施工。副中心站毗邻北运河和运潮减河,地下水位高、压力大,土质疏松。基坑北侧紧邻京哈铁路,基坑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既有铁路线安全运行。为对抗地下水浮力,工程采用了同类工程极为罕见的不间断地下连续墙隔水,每幅重达75吨、深度达53米的地下连续墙总长度约5500米,有效阻隔地下水,保障超大超深基坑结构稳定。“当前正值北京雨季汛期,项目自主研发156项目管理数智建造平台中的多个模块,针对深大基坑边坡管理,远程实时监控预警,通过手机端、电脑端就能监测基坑沉降与位移数据。”中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项目副经理瞿天亮说。副中心站是亚洲最大TOD项目,也是“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点。枢纽整体为地下三层结构,总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站房核心区面积约37.9万平方米,站台规模达8台14线。副中心站将成为唯一连接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唯一连接京津冀和城市副中心的换乘枢纽、京唐城际铁路及城际铁路联络线的重要节点。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副中心功能布局上发挥重要作用。副中心站还将疏解北京作为交通中心的部分功能。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说,目前去往天津、唐山、沈阳等方向的旅客需要从北京始发或转乘。副中心站建成后,这部分乘客将不再涌入中心城区。同时,副中心站将建设高标准购物、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承接客流和消费。近日北京气温居高不下。在逆作钢管柱牛腿焊接作业区,几十名工人正身着空调防护服进行焊接作业。“我们为工人配备了冰镇饮品、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解暑用品,为一线建设者做好全方位保障,全速推进工程建设。”中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项目党支部书记胡锋锋说。转自:上观新闻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