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口、出口商品的比重均在70%左右
“今年一季度,双方贸易额达333亿美元,同比增长1.6%,开局总体平稳向好;中国对中东欧国家全行业直接投资同比大幅增长148%,中国企业赴中东欧地区投资意愿强烈……”在国新办5月5日举行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及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李飞表示,自2012年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在2021年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中国提出未来5年自中东欧国家进口超1700亿美元商品的目标。李飞表示,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推动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愿。中国将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措施,积极推动自中东欧国家的进口。近年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已经成为中东欧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国之一。李飞介绍,在贸易投资方面,2012年以来,双方贸易持续增长,年均增长8.1%,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9.2%。投资合作日趋紧密。截至目前,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规模已接近200亿美元。基础设施项目稳步实施。2022年,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签署工程承包合同额达93.6亿美元。2022年7月,黑山南北高速公路优先段、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先后通车,匈塞铁路稳步推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亮点。互联互通发展迅速。中欧班列蓬勃发展,2022年全年开行1.6万列,同比增长9%,南向通道成功开通,提供了对欧运输新方案。中欧陆海快线建设积极推进,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吞吐量居地中海港口前列,中国与波兰、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国港口物流合作日益密切。“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都处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当中的重要位置,经济互补性很强,互联互通顺畅,双向投资活跃,这些积极因素都有力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快速发展。”商务部欧洲司司长余元堂在发布会上表示。余元堂分析,从商品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口、出口商品的比重均在70%左右,“这表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比较高,体现了双方贸易合作的高水平和含金量”。着眼未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贸易合作前景仍然十分广阔。中国将充分发挥超大市场规模潜力,借助中东欧地区的区位优势,在传统领域之外重点拓展绿色、低碳、数字、健康等新领域新业态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余元堂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增速较快,金额较大的产品主要包括碳酸盐、激光器、精油、乳清、玉米等,同比分别增长1241%、1115%、455%、252%、141%。谈及未来五年自中东欧国家进口超过1700亿美元商品的目标,李飞表示“有信心实现”,“当前全球贸易增速明显放缓,但是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长期增长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围绕上述目标,李飞说,中国将积极推动自中东欧国家的进口,进一步强化中东欧博览会和进博会、消博会等展会的平台作用,扩大中东欧产品在中国的知名度。同时,继续用好经贸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召开与中东欧国家的双边政府间经贸联委会和混委会,以及贸易畅通、电子商务工作组等会议,加强双方贸易政策协调和磋商,促进行业交流沟通,推动解决中东欧国家对华出口诉求。发挥跨境电商优势,继续推动和完善中国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合作的对话机制,助力中东欧企业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地对华出口。继续鼓励地方引领示范,支持浙江宁波等地高标准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产业合作园区,在海关贸易安全、通关便利化合作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吸引更多中东欧企业来华投资,深化双方在汽车、数字、绿色、健康等领域的产业融合。余元堂表示,目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已建立起全方位、多层级的多双边经贸合作交流机制,为增强合作动力、深化合作空间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的共识,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政策沟通,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认真筹备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二是积极召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经贸联委会和混委会。三是重启各项经贸合作机制,推动各项机制重启线下活动。(记者白舒婕)转自:国际商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