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动力”更强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9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等。近年来,伴随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也一路高歌猛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实现了从本土走向世界的发展飞跃。看国内,动力电池产销量节节攀升,发展迅速。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销量分别达到545.9吉瓦时和465.5吉瓦时,累计同比增长148.5%和150.3%。望全球,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装机规模世界领先。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据六席,合计市场份额达60.4%。如今领跑全球的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曾经落后于时代。2003年,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50台电动大巴项目寻找电池供应商时,却发现国内没有一家锂电产业链调研机构。彼时的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生产工艺、产品性能、产业链完整度等都与技术发达国家相去甚远,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也长期被外资垄断。20年过去,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了从落后到追赶再到超越的跨越式发展,中国锂电产业链连续三年被相关机构评为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宁德时代连续六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全球第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长期支持。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安排资金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同年,“十城千辆工程”启动,为新能源汽车提供财政补贴,更多企业进入汽车动力电池领域;2015年,工信部制定《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并先后发布四批入围企业名单,限制补贴范围,为中国企业赢得宝贵的战略发展期;2017年,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扶持,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孵化内生式革命,不仅突破了欧美技术专利封锁,还打破了日韩市场垄断,成为全球新一轮动力电池竞赛中的领跑者。产业要发展,政策支持是关键外因,科技创新是必要“内功”。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应用模式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地位。系统设计中,刀片电池、CTP(无模组)电池、麒麟电池等系统结构创新推动电池系统体积利用率攀升、系统能量密度增加。电芯角度看,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等新型电池以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快充为目标技术提升步伐加快。回收领域内,电池回收自动化程度提高,锂、镍、钴等有色金属智能回收正逐步实现……通过创新驱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不断塑造规模、成本和技术新优势,成为引领全球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目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重视供应网络安全,巩固上下游协同合作,加强产业一体化布局,努力形成完备产业链。同时,也要看到当下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与回收利用短板。企业仍需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着力破解续航里程焦虑、充电慢等难题,并创新废旧电池无损检测、材料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促进电池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今日中国,动力电池日益成为制造业新名片。我们期待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在世界舞台上站得更稳、走得更远。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3796.html

相关文章

360数科入选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卓信大数据计划”

近日,中国信通院“卓信大数据计划”公布第二批联邦学习安全专项通过评估的企业及其联邦学习产品/方案名单,360数科隐私保护机器学习FastFL平台,经过层层考核顺利通过“卓信大数据”计划评估认证。此次评...

品牌声势大,市场动销强,剑南春龙年春节营销赢得“开门红”

龙年春节正式结束,白酒市场每年的第一个销售旺季也进入尾声。今年春节,久违的返乡热和走亲访友带动消费复苏,白酒动销明显。为了这个“春节档”抢占最佳营销位置,各大白酒品牌可谓“卷”出了花。在一片火热的氛围...

瞄定科技绿色时尚 纺织产业向内深挖潜力

2021年,尽管面临新冠疫情冲击、原料价格波动、货运价格高涨、部分地区限电限产等因素影响,纺织行业依旧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活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成绩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2021全年运行前...

线上购药医保支付城市持续扩容 医药O2O市场日趋火热

本报记者张敏近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消息,自7月1日起,北京参保人员可在美团、京东两家购药平台,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在300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线上购买非处方药品。据记者梳理,上海等地已实行互联网药店医保支...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东盟投资贸易合作交流会召开

7月22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东盟投资贸易合作交流会召开。会议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湖北省商务厅共同主办。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致辞中...

超低排放改造为钢铁业添“绿”增“效”

近年来,我国钢铁业减排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截至7月7日,我国已有89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公示,其中,64家企业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覆盖产能3.26亿吨。此外,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