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水果升级:从高端到“亲民”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99
近几年,随着国内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国产水果不断升级,品质越来越好。而伴随着消费升级,生产和销售格局也在悄然改变。消费者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国产进口品种水果,也直观体验到国产水果品质的提高。在中国各大城市的超市、农贸市场中,像阳光玫瑰青提、软籽石榴、秋月梨、野山柿等原本属于进口水果区的产品,如今也出现在了国产水果区。“之前买一串阳光玫瑰青提就要100多元,现如今我家门口的连锁水果店,B级阳光玫瑰青提每公斤才29.9元。”家住新疆乌鲁木齐市乾和家园的居民马春英说。近几年,随着国内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实现了“国产化”。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600万家水果相关企业,伴随着消费升级,国产水果的生产和销售格局也在悄然改变。在新疆沙雅县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内,硕大的车厘子在5月迎来了今年第一批成熟果实,咬一口,果肉饱满、核小、果汁酸甜适中,被来往的游客预订了不少。看着挂在树上一簇簇火红饱满的果实,不禁有游客感慨:“我们也实现了新鲜车厘子自由。”回顾过去10年的水果市场,最开始人们对车厘子等高品质水果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智利车厘子、日本阳光玫瑰青提、泰国金枕榴莲等,进口水果进入市场的早期,我们很少进货,担心卖不出去。”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水果,乌鲁木齐新北园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店家徐威威说。2019年,他跟随父亲的脚步,将自家水果二号店安置在了“新北园春”市场,徐家两代人见证了水果的消费变化。从应季的高品质水果到反季节水果,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涌入了中国市场,填补了中国水果市场高端产品的空白。进口水果在占据中国市场的同时,也悄然影响着中国水果行业。为保证水果的新鲜度,进口水果往往都是在不成熟的情况下被采摘,经过漫长的运输,口感和品质都大打折扣。如何克服这项短板?中国同行将水果原产地转向了国内。“以前是澳洲的柑橘占据市场,2010年之后,市场进货更多的是我国四川、云南、广西等地的柑橘,味道好、价格还便宜。”徐威威说。不仅是柑橘,火龙果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80%以上来自越南,在国内火龙果种植推广成功后,就替代了60%的越南进口量。现如今,火龙果不仅在中国南方扎根结果,还被引入了祖国西陲。“市场上的火龙果大多是从南方运来的,如今我们也能吃上本地的红心火龙果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一团火龙果种植农户靳红军说。进口水果扎根国内给当地种植户带去了经济效益。然而,好景不长,传统“撮堆卖”的理念让农户仅注重产量,却忽略了质量。因此提起高品质水果,消费者依旧首选“进口”。“外面摊贩十几元的樱桃和进口樱桃(也就是车厘子)不管是个头,还是颜色,一眼就能看出区别来,更别说味道。”徐威威说。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让农户逐渐重视起果品的分级定价。然而,转变种植理念、投入成本和技术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第一次品尝“恐龙蛋”是在曹晓飞的林果苗圃地头,当时他正在和聘请的林果苗木专家进行勘察调研。曹晓飞是新疆阿克苏沙漠真果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该公司主要从事新疆特色林果苗木培育的育苗工作。据他介绍,“恐龙蛋”是引进的美国水果杏李,它在口感上十分爽脆,还能够长时间储存。“这几年,‘恐龙蛋’的幼苗卖得很好。”2010年,新疆林科院引进了多个杏李品种在阿克苏试种,其中种植成功的品种有“恐龙蛋”、味厚、味帝、风味皇后。2018年,在新疆且末县苏中农场,负责人刘华山将试验田搬到了田间地头,在他看来,新疆南部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雨水少,种植美国杏李果树有独特的优势。为种出高品质杏李,他依据市场收购标准,从农资、种苗入手,实现统一标准采购,改善当地盐碱土壤并定期检测,制定出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我们的定位就是高端水果,标准化果园的前期投入比较高,如果种出来的果实达不到市场标准,结再多果子都没有多少效益。”刘华山说。在种植“进口水果”比新疆更早的陕西、福建、山东、云南等地,新农人的努力不仅表现在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的果园管理方面,他们还像产品经理一样去考察市场、分析优势劣势、分析竞争对手,从而调整种植品种。对于云南宾川农民石榴研究协会会长闫虎来说,他期待着中国自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石榴“天使红”和“华光”后,能在未来代替突尼斯软籽石榴市场。今年8月,一列装着32只冷链集装箱、满载640吨新疆伽师西梅的列车从喀什站出发,3天抵达陕西渭城站,中转后销往全国各地。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西梅的运输是采用技术先进的铁路冷链物流车辆,箱体24小时不断电,运行全过程实行远程监测,每5分钟更新一次箱内数据指标,移动的智能化冷库可最大限度地保障西梅的鲜活度。作为典型的“进口水果”,引自法国的西梅已经扎根中国西北。新疆伽师县种植西梅面积占全国40%,产量占全国的60%,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西梅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早在2020年,我国农业农村部就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加快补齐产地“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最大限度降低水果产后的损失。如今,国产的“进口水果”在走向人们餐桌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流通路径,颠覆了传统的水果产业。从源头、品控到冷链运输,质量合格的水果按照不同的档次进入零售渠道,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仅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国产进口品种水果,还大大降低了买到“烂果”“劣质品”的概率,直观体验到国产水果品质的提高。(记者吴铎思本报通讯员马安妮)转自:工人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0442.html

相关文章

消费潜力火热释放

从4月28日北京启动“第三届全国双品网购节暨北京消费季”,到5月1日上海启动2021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上海五五购物节,再到5月7日至10日海口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一系列活动让“消费”顿时火热...

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四成

本报北京9月26日电(记者廖睿灵)记者26日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截至8月底,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为12.7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比重超过40%,达到40....

房地产税收新政落地首周 二手房热度持续提升

“您看咱们售楼处现在的人流量也知道了,这几天到访的客户特别多。”谈到过去一周的销售情况,北京西红门板块某新房楼盘的客户经理语气轻快地告诉记者,12月8日上午就有客户为99平方米户型的一套房源交了定金。...

猪价微降、产能释放 龙头企业 “谨慎乐观”看待猪价走势

近日,牧原股份、新希望、温氏股份等龙头企业纷纷披露5月生猪销售简报,在生猪价格微降的背景下,大部分龙头企业生猪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稳步提升。近期,温氏股份在接受调研时称,根据市场第三方调研数据来看,在目前...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全球1/3宝马汽车在沈阳生产

走进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一条现代化生产线呈现在眼前:地托自动升降,C型吊具灵活旋转,将车身以最适合装配的高度和角度送至工人面前;机械臂顺滑地移动,一边完成操作,一边快速抓取图像记录数据;无人搬运车往...

多地发布关于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多地发布关于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方案助力“双碳”,人才缺口这么补近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局等6部门发布《天津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加强绿色低碳领域人才选拔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