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省份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 碳产业有望成新增长点
国家发改委新近发布公开信息,正式批准全国7个省份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上海是其中之一。通过调查了解到,上海市相关部门已开始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具体细节尚未最后敲定。但相关专家认为,有几点原则应该是比较明确的,一个是尝试以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排,探索强制性减排市场的建设;另一个就是在交易机制、交易规则和核算体系等方面进行技术和机制创新。试点的最终目标,是为全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找到既适合国情、又简单适用的市场体系。“大背景”下的试点此次国家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是在中国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个“大背景”下实施的重要举措。上海环境能源权益交易界的一些人士认为,只有对这个“大背景”认识清楚了,才能找准试点的路径。中国在诸如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课题中,一不能回避,不能充耳不闻,而是要积极参与;二是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盲目排斥,而是要开动脑筋,贡献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创新路径。此次试点的意义,就在这里。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的共同挑战,各个国家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发展水平普遍采取了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等政策措施,并通过绿色、低碳的发展,来提振经济、改善民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气候环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并确定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单位GDP的二氧化碳要降低40%至45%,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达到15%,同时还要增加森林碳汇。据公开数据,“十一五”期间,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中国实现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9.1%、节能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的目标责任。“十二五”期间,中国又确定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6%、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为了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中国正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除了继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之外,还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来实现节能减碳。试点应找到内在动力中国已把开展碳交易试点作为“十二五”期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重点工作。此次启动包括上海在内的7个省份的碳排放交易试点,是为了鼓励试点地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探索建立区域碳排放交易体系,为全国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有益的探索。据汇总的多方面信息,上海已全面着手制订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实施方案,具体的市场载体是国内首家环境类权益交易机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目前,实施方案尚未最终确定,具体细节尚在各方交流协商之中。据上海市政府相关人士说,上海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要求上海在当前的基础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下降18%,碳排放强度下降19%。这个任务是比较艰巨的,责任重大。上海的思路是,节能减排也是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来推动。在试点中,一定能够找到市场化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据了解,作为经国家发改委确认的全国第一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上海将主动顺应国际主流趋势,运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进交易平台以及碳市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机制的创新。建设碳交易、排污权交易以及其他环保能源权益交易市场是一次综合性的重大机制创新,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如何在相关交易机构中加快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股东的资源优势,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业务创新,都是“极有分量”的新课题。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也表示,希望上海的环境交易机构不断创新发展,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区位优势,努力发展成为“服务本区域和全国市场、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环境资源国际性交易机构。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也已参与了上海的碳交易试点。此项基金的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贺邦靖表示,以低碳技术为引导的新兴产业发展,不仅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找到了出路,而且成为提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中国“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点。相关专家表示,全球实践证明,利用市场机制不仅可以控制减排,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减排成本。上海市政府此次下决心推动强制性减排市场的试点工作,可大力发展与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相关的核证、咨询、会展、金融等新型服务业,让低碳产业成为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增长点。在中国环境类权益市场中,上海是最早探索的城市。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人林健说,2008年前后,国际碳交易市场迅速发展,但国内环境能源交易市场尚未启动,尚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有序的环境能源交易“氛围”。2008年8月初,上海环境所经国家发改委同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家环境能源交易机构。这弥补了国内相关领域交易机构的空白。到目前为止,上海环境所已成为全国环境能源交易的中心市场之一,推出了包括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交易、自愿减排交易、合同能源管理融资项目、低碳技术产权交易等6个品种。截至去年底,上海环境所共实现挂牌金额326亿元,成交金额74亿元,交易规模领先全国。与此同时,上海环境所还在国内建立了7家分所,逐步建立起了全国性的环境能源交易网络,并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建立了南南全球环境能源交易系统,已在全球30个国家设立了34个工作站,加强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环境能源交易,通过市场的方式,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目前,上海环境所已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宝钢集团、华能集团等10家中央和地方的企事业单位作为股东。相关专家说,上海的试点目标会分阶段的,首先应成为长三角及相关区域的碳交易中心市场;其次成为全国碳交易的中心市场之一;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国际性碳交易市场平台。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