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支柱产业快速崛起 “中国制造”擦亮高质量发展名片
三大造船指标同步增长、国际市场份额均超五成,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首航,工业母机、关键软件等重点领域创新实现新突破,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发射成功……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从重大工程、高端制造到基础材料、精密仪器,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赛道上,形成一批具有全产业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3年前三季度的15.3%,装备制造业占比从28%提高到32.9%。2023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今年九项重点工作任务之首,并要求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受访专家认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力度将继续加大,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转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长期增长潜力。近日,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装备公司建造的单舱世界最大13000立方米B型LNG燃料舱完工交付,填补了该型燃料舱全流程自主研制的国内空白。该舱由大连造船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建造过程中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国产化焊材在实际建造中的首次应用,大大提升了中国造船业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的全球市场竞争力。来自船舶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我国三大造船指标同步增长,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50.1%、65.9%和53.4%,中国造船产品逐步覆盖市场上全部船型。“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强创新引领作用,制造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特别是以船舶、大飞机等为代表高端装备制造业有着亮眼表现,一大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支柱产业正在快速崛起。”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造船业“领跑”,汽车产业也实现“超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3000万辆,创下历史纪录,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比近三成,实现快速增长,而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均不到80万辆。近几年,中国汽车出口表现愈加亮眼。2021年、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迈上200万辆、300万辆台阶,2023年出口更是达到522.1万辆,以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当前,我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2023年全年出口177.3万辆,增加67.1%。叶银丹表示,科技创新带来的是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异军突起,与我国持续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突破核心技术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百公里平均电耗等关键核心技术更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祥东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得益于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不断落地,2023年中国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成绩亮眼。“中国制造”既能满足国内需求,也广受海外市场认可,稳定的量产和优秀的品质让“中国制造”在“双循环”中形成正反馈,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红色的机械手整齐地挥舞着,穿梭车有条不紊地运送物料;8秒下线1台微波炉,年产能达4800万台……当记者走进全球最大的微波炉制造基地——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的生产车间,智能制造的体验感扑面而来。与传统车间不同,该车间通过数字化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打造了智能制造先进生产体系,除了需要高技能员工定期巡检之外,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这是我国制造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生动写照。多个维度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强起来”的步伐持续加快。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达到29个、26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17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5万家;累计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万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100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制造业澎湃的新动能还体现在充满活力的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多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86家。叶银丹表示,制造业领域优质中小企业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集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在支撑经济稳步增长、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4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等。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近日表示,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推进北斗在通信领域、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应用,积极培育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谈及今年制造业投资以及行业发展情况,叶银丹表示,考虑到企业盈利能力回升、金融加力支持等因素,2024年制造业投资有望继续提速,中游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将成为重要驱动力。刘祥东表示,2024年我国制造业有望延续稳定增长态势。未来,电气机械、仪表仪器、汽车制造业等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0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