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超市巨头闭店!实探永旺深圳新洲店关店“倒计时”75天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6
2022年11月24日,距离永旺深圳新洲店终止营业还有75天。这几天,有关“新洲永旺宣布结业”的消息登上多个平台的深圳区域榜单。据悉,该店位于福田区新洲中路,是永旺华南有限公司在深圳开设的第六家店铺,开业于2009年,至今已营业14年。11月22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永旺新洲店,相关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关店应该是受大环境影响,“目前正常营业,到2022年2月才会终止营业”。11月23日,《华夏时报》记者实地探访永旺新洲店,看到各种商品都在正常供应,但已进入结业清货促销阶段。对于新洲店终止营业的具体原因、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函永旺(香港)百货有限公司(下称“永旺”),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8月26日,永旺(00984.HK)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0.49亿港元,同比增加5.03%;股东应占亏损1.45亿港元,同比减少41.06%元。其中,中国业务方面,期内集团继续调整营运网络,另于5月关闭东莞大朗店,上半年收益部分上升5.8%至约27.02亿港元;业绩亏损减少至8560万港元。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永旺陷入关店风波、业绩不佳的原因主要是业态老化与同质化、电商与其它业态冲击,以及疫情影响与消费增长乏力所致。对于永旺表现不佳的业绩,上海画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AI运营专家骆建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了三点原因,“首先,当前大环境下消费力整体呈低迷趋势,消费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新冠疫情进一步培育了电商购物的习惯;此外,资本加速推进新零售生态圈的逐步完善。”作为新洲最大的商超,营业了14年的永旺新洲店承载了众多深圳市民的时代回忆。11月23日,《华夏时报》记者实地探访永旺新洲店时发现,店门口的玻璃门上张贴着该店终止营业的公告,公告显示:“我司因优化战略布局,AEON新洲店将于2023年2月6日营业结束后终止营业,在此之前我司将会开展一系列商品促销优惠活动,以此回馈广大的顾客朋友。”同时,公告还表示,其他门店均正常营业,消费者所持有的会员积分卡,礼品卡仍可在其他门店继续使用及办理相关业务。走进店内,门店超市的各种商品都在正常供应,但几乎所有货架都挂上了“结业清货促销”的广告标语;二楼入驻的童婴、服装、玩具品牌店铺也同样挂上了“最后清仓”等标语。对于门店即将关闭的原因,新洲店的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因为赚不到钱了嘛。”但也有工作人员表示:“好像是合约到期了,不再续租。但听说停业后这栋楼会有其他品牌的超市入驻。”就工作人员的处置安排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同样致函永旺(香港)百货有限公司,未获得回复。而新洲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对于店内员工的安置问题,目前还没有相关方案出台,我们也不清楚。”但也有店内工作人员明确向记者表示,到明年2月后,他们就将面临重新找新工作的难题。“没有调岗(安排),就算有,其他门店也离我们生活的地方距离远。经常来买东西的人都说舍不得关店,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七八年了,其实我们(员工)的内心也很舍不得。”在2022年中报中,永旺指出:“国际衍生问题仍然严峻,疫情仍有再次爆发的风险,加上房地产波及甚广,失业率高企等问题将继续为内地2022年下半年经济增添压力。”据永旺2022中报,预期2022年12月将按原定计划于广州开设1间超级市场。对此,柏文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该业态模式对永旺未来发展还能形成一定支撑,但是旨在提升业绩的业态转型则势在必行,仅仅靠多开店是不够的。”根据官网,截至目前,永旺在深圳还拥有7家门店;此外,在广东省其他地区还拥有17家综合购物百货店(GMS)和12家独立超级市场。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1月29日,永旺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永旺华南(作为承租人)向业主发出有关房屋租赁的通知书以提前终止租赁协议的剩余租期,自2022年6月1日起生效。根据租赁协议,自2017年7月起一直在该处所经营零售店。在直至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永旺华南就这家店铺取得持续亏损。董事会认为,根据通知书提早终止租赁协议,长远而言将有助永旺华南减轻财务负担。今年5月,永旺关闭了东莞大朗店。对此,骆建华认为,个别永旺店铺出现关店风波,是一种基于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所造成的结果,“我认为永旺会持续会在中国有较为良好的运营表现。”柏文喜表示,关店可以压缩亏损,但是自救还需要依靠业态转型与经营提升。永旺如果能够跟随行业与消费潮流变化儿而实现快速调整,并能迅速改善业绩,未来还有望继续在中国市场有所表现。然而,显而易见的是,除了留存老主顾的青睐,如何在这个时代中生存下去,依旧是摆在永旺面前的一个难题。对此,柏文喜认为,面对目前零售行业现状及市场行情发展,主要以线下门店为主营业务场所的零售商超应在提升线上业务占比的同时,丰富和加强线下卖场的体验性、场景化与社交性来应对不利行情,如此才能发挥线下实体门店优势的同时提升自身坪效比,真正实现“自救”。互联网产品专家、某知名大型商超物流总监杨兴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传统商超的破局要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产品模型和业务模式。”杨兴顺进一步分析表示:“第一,重新梳理产品矩阵,根据城市店、社区店和迷你店的布局,实现不同门店的功能需求,并持续在线下获客拉新;第二,发展第三方O2O业务,保持品牌和门店在线上的曝光和用户复购频率;第三,探索和实施前置仓模式,扭转新开门店投入大、周期长的局面,实现线上销售快速增长;第四,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合理规划SKU分布,在保证用户对商品满意的同时,最大力度控制库存周转成本。”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6896.html

相关文章

1月汽车产销实现“开门红” 新能源保持倍速增长

1月,汽车产销分别为242.2万辆和253.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6.7%和9.2%,同比分别增长1.4%和0.9%。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汽车工业实现“开门红”。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

有效缓解融资压力 房企将获持续稳定金融支持

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将此前公布的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两项金融政策进行调整,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将有效缓解房企融资压力...

黄金价格上行动能减弱

3月份以来,黄金走势主要围绕3条主线,即美国通胀水平、欧美经济水平和全球地缘政治因素。受风险事件影响,5月初,纽约金价格一度冲高至2085.4美元/盎司,突破2022年俄乌冲突时的高点,逼近2020年...

一季度大连港中欧班列箱量同比增长90%

记者近日从辽港集团获悉,一季度,大连港中欧班列业务累计完成进出口班列30列次,同比增长88%;完成箱量3000TEU,同比增长90%,中欧班列发运列次和箱量双双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成绩。为积极拓展市场,做...

5月二手房交易继续回落 购房者有更多选择空间

“目前成交房源以550万元以下的刚需房为主,我们店4月份一共才成交了两单,一套380万元,一套215万元。”近日,位于朝阳区四惠附近一家二手房中介经纪人表示。另据这位经纪人介绍,他所维护房源的小区4月...

挖掘居民消费潜能前提是无后顾之忧

高额新增存款再度引起人们对“超额储蓄”如何转化为消费话题的关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际国内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了居民对未来的预期,导致居民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