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游”到“世界游”:往来便利让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数智人2025-01-04产业资讯30
2024年,外国游客追捧的“ChinaTravel”和中国游客热衷的“WorldTravel”无疑构成了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感受东方古国的现代魅力,也有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去到全球探索更远的远方。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往来便利让中外游客更轻松实现“双向奔赴”。在浪漫的冰雪城市哈尔滨,新西兰游客保利娜被晶莹剔透的冰雕吸引。第一次来中国的她和朋友打卡冰雪大世界,“很早就知道‘尔滨热’了,我的打开方式很正宗吧?”这一年,像保利娜一样“种草”中国的外国游客不在少数。他们在古都北京、洛阳、西安穿汉服拍照;打卡电影和游戏取景地湖南张家界、山西小西天,感受中国奇秀风光与绝美古建;在上海、深圳、武汉等现代感十足的大都市,不断惊叹中国“真的很city!”。1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拍照游玩。新华社记者杨思琪摄中国持续优化免签政策,打造便捷的支付、语言、出行环境,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旅游观光、投资洽谈、探亲访友。12月17日,中国宣布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增至60个。截至目前,中国已对54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并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充满生机的现代之美,这样的底蕴、繁荣和包容,将吸引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卢森堡直飞郑州10个多小时,落地后坐车1个多小时就能到开封了!”卢森堡游客洛拉·克雷默被中华传统文化吸引,专程来到开封清明上河园,身穿汉服体验一回穿越千年的“梦回宋朝”。克雷默这趟深度且便捷的“中原游”,得益于免签政策和直飞航班双重加持——2023年末,中国与卢森堡之间首条直飞客运航线郑州-卢森堡航线正式开通;2024年3月,卢森堡加入中国免签“朋友圈”。“优化免签政策彰显中国对外开放姿态,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推动区域发展、提升国际形象等都有重要意义。”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卜希霆说。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在航线交错的马六甲海峡一侧,不少中国游客穿行街市巷弄,感受马来西亚马六甲古城的韵味,追寻郑和的足迹领略中华文化“出海”的魅力。“小时候学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就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总想到马六甲看看。”来自杭州的游客王霖参观了马六甲郑和文化馆,免签政策让他顺畅入境马来西亚,完成儿时心愿。12月5日,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景区内拍照。新华社发(张纹综摄)徒步新西兰的塔斯曼冰川、驾车穿越纳米比亚的沙漠、登上匈牙利的城堡山……还有很多中国游客开始探索更远的远方。2024年,中国出境游已接近2019年水平。前三季度,出境旅游人数近9500万人次,同比增长52%,恢复到2019年的82%。业内人士认为,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是出境游持续回暖的重要原因之一。签证申请流程不断简化、中外城市直航线路恢复、更多专业服务机构涌现,让中国游客出境便利性大幅提升。2024年以来,中国同新加坡、泰国等6个国家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截至12月17日已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持续复苏的中国出境游不断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动力。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已恢复全球最大境外旅游消费国地位。以2024年国庆假期为例,多家知名商旅机构统计均显示,中国游客出境游日均订单量超2019年同期,创历史新高。业内普遍观察到,中国一二线城市居民更趋于走向长线目的地深度游,更多四五线城市居民走出国门开启首游乃至“二刷”,这带来了更强劲的消费。当来自新西兰的保利娜感受“尔滨热”、来自卢森堡的克雷默踏上“中原游”时,越来越多中国游客也选择入住瑞士乡村、漫步马六甲河畔,深度体验海外文化与生活。“引进来、走出去”,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透过出入境旅游这扇“窗”,中国向世界展示越来越开放的姿态。“无论是外国人来中国还是中国人去国外,都可以在异国他乡的行程中体验多样的生活方式,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戴斌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越来越多外国博主“花式秀中国”,点赞中国的经济成就、现代交通、便捷支付、治安环境;与此同时,免签国深度游攻略、国外小众旅游分享帖也广受中国网民追捧。戴斌认为,受签证、消费和支付便利化等利好影响,2024年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实现超预期增长。他对2025年中国旅游市场持乐观预期。2024年6月27日,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黄洛瑶寨,外国游客与村民演员在红瑶民俗文化表演中互动。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根据最新发布的元旦假期数据预测,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205万人次。旅行的力量在于打破交流障碍、改变对不同文化的认知。而中国不断优化的免签政策是增强国际联系和相互信任的有力见证,传递出开放、包容、合作的强烈信息。“随着中国旅游经济正从快速复苏阶段转向繁荣发展新周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大信心、更多动力。”戴斌说。(记者杨晓静于晓华袁月明)转自:新华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57478.html

相关文章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指南 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新版指南是在2022年版指南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新版指南更...

10月30日-11月5日邮政快递累计揽收量约32.34亿件

中新网11月6日电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6日消息,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10月30日-11月5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其中: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669.3万吨,环比...

工信部:健全汽车生产风险预警机制 打击投机炒作、捂盘惜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财联社11月9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今日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将持之以恒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政策供给,尽快完成积分管理办法的修订,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

季节性花卉陆续绽放 错峰出游哪里更值得去?

元宵节过后,春运客流再度迎来返程小高峰。记者查询在线旅游平台发现,国内机票、酒店民宿节后价格大幅回落,一线城市到海南、云南等热门目的地的机票降幅明显。天气渐暖,梅花、樱花等季节性花卉陆续开始绽放,正是...

净利大幅提升 晶圆代工景气高涨

从4月末至5月中旬,中芯、华虹等主力代工厂,华润微、士兰微等主力IDM厂商纷纷公布第一季度业绩。从财报来看,主力厂商均取得营收、净利的双重增长,净利润表现尤其亮眼。强劲的业务表现背后,是本土代工业的景...

南昌-莫斯科班列实现“双向对开”

近日,满载汽车零配件、胶带等“江西制造”的班列由南昌国际陆港发往莫斯科。与此同时,满载纸浆的进境班列由莫斯科抵达南昌国际陆港,此次“双向对开”班列共承运物品货值约400万美元。“双向对开”采取区域集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