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7县(市、区)迎太行山旅游发展良机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84
10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规划范围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个县(市、区)。我省涿鹿县、阜平县、平山县等27个县(市、区)迎来太行山旅游发展良机。太行山绵延400余公里,是具有国家文化标识性意义的重要山脉,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传承地和太行精神重要发祥地。其中,东太行山区包括我省的27个县(市、区),分别是涿鹿县、怀来县、蔚县、涞源县、易县、涞水县、满城区、阜平县、顺平县、唐县、曲阳县、平山县、灵寿县、行唐县、井陉县、井陉矿区、鹿泉区、元氏县、赞皇县、临城县、内丘县、信都区、沙河市、涉县、武安市、峰峰矿区、磁县等。规划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太行山旅游形象初步树立,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完善,太行山东西部重点旅游交通通道全面畅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在促进乡村振兴、资源型地区转型和生态功能区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35年,太行山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展示国家形象、彰显文化自信的标志性山脉和国际知名的山岳型旅游目的地。太行山东西部安全畅达旅游交通网络全面形成,成为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和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样板。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旅游业成为太行山区最重要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和幸福产业。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规划明确了发展定位:把太行山区建成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性山脉旅游区,践行“两山理论”绿色协同发展的先行试验区,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区。大力传承弘扬太行精神,完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其中,平山县西柏坡、武安市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阜平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易县狼牙山风景区、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涞水县野三坡平西抗日根据地等被列为太行红色文化旅游基地。丰富特色旅游多元供给。加快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开发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创新文化遗产旅游,提档升级太行乡村旅游,拓展山地运动旅游,发展研学旅游。其中,我省野三坡景区、白石山景区、西柏坡景区、娲皇宫景区等被列入太行山特色主题旅游。培育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实施“大景区”提升计划,有序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旅游产业集聚带建设。其中,北京房山十渡—河北保定野三坡等被列入优化提升型旅游产业集聚区;山西忻州五台山—河北保定大茂山、河北石家庄西柏坡—山西阳泉娘子关等被列为重点建设型旅游产业集聚区;北京门头沟百花山—河北张家口小五台山—山西浑源县恒山、河北邢台崆山白云洞—山西晋中昔阳大寨、河北邯郸娲皇宫—山西长治黄崖洞等被列为大力培育型旅游产业集聚区。完善公共服务和市场体系。改造提升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跨区域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其中,重点建设环太行山国家旅游风景道,连接昌平—门头沟—房山—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晋城—长治—晋中—阳泉—忻州—大同—张家口—昌平。重点建设跨省市东西向国家旅游风景道、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跨省东西向待贯通公路和其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助推乡村振兴和城市转型。实施乡村旅游振兴行动,助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其中,我省涿鹿县黄帝城、蔚县小五台、涞源县白石山、阜平县天生桥、顺平县伊祁山、唐县西胜沟、灵寿县五岳寨、行唐县升仙桥、赞皇县嶂石岩、临城县崆山白云洞等被列入乡村旅游振兴工程。涿鹿县、怀来县、蔚县、信都区、沙河市、临城县、内丘县、涉县、武安市、峰峰矿区、磁县、鹿泉区、任丘市、易县、涞源县、曲阳县、井陉矿区等被列入资源型地区旅游转型工程。严格保护各类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保护自然遗产资源,全面保护文化遗产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立生态旅游发展机制。其中,我省灵寿县、赞皇县、阜平县、涞源县、易县、曲阳县、顺平县、蔚县、涿鹿县、怀来县、信都区等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提出,随着太行山周边城市群崛起,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国家将从五个方面进行保障。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立4省(市)旅游协作机制,加强在市场监管、品牌营销、产品建设、旅游救援、信息服务和交通设施共享等领域的通力合作。鼓励旅游企业开展合作经营、收购兼并等,培育跨区域市场主体。支持4省(市)旅游协会或者分会,建立旅游行业联盟,搭建旅游企业合作平台。合理保障用地需求。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统筹考虑旅游业发展用地,科学合理保障旅游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用地需求,落实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充分盘活利用“空心村”闲置宅基地、废弃学校、废弃厂房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国家通过现有经费渠道,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扶持太行精神文化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开发。鼓励地方统筹相关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因地制宜规范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市场化方式设立运作旅游产业促进基金。积极推进国有旅游景区市场化改革。加强统一宣传推广。加强太行山旅游统一宣传,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推动成立“太行山旅游推广联盟”,完善区域旅游推广机制,拍摄一部旅游宣传片,推出一档旅游宣传栏目,构建一套多语种网络营销终端平台,设计一本旅游图册。强化规划组织实施。按照“国家协调、部门联系、省级推动”的方式和“一事一议”的办法,切实推动旅游规划实施工作。4省(市)细化落实地方责任分工,建立太行山国家重点旅游项目储备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各项任务措施有效落实。转自:河北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3917.html

相关文章

夏日夜游玩法“上新” 点燃消费市场活力

人民网北京7月24日电(记者周静圆)在夏夜听一场露天音乐节,约上三五好友来一次户外骑行,去人流如织的大排档吃一顿烧烤……炎炎夏日,清凉的“夏日夜游”成为文旅市场新宠。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大力发展夜经济产...

密集开工“跑步”进场 西部铁路建设提速

继11月28日成渝中线高铁开工建设后,11月29日西安至重庆高铁(以下简称“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开工建设,这标志着西渝高铁全线开工,西部铁路建设进一步加快,将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引擎。西...

变“用工荒”为“开工潮” 铁路部门力促节后复工返岗

中新网广州2月2日电(郭军郭静)2月2日16时39分,K534次满载着1038名务工人员从新化站缓缓开出,这是今年节后春运广铁集团开行的第200趟复工返岗专列。广东是中国第一用工大省,保障千万务工人员...

AI产业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新加坡亚洲新闻台网站报道,中国为AI产业积极培育年轻人才。在过去一年里,8岁的马明杰(音)有了一项新课后活动:参加为少儿开设的人工智能(AI)在线课程。这名三年级小学生每天大约花40分钟,借助动画和...

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4月25日至5月4日举办的第十八届北京国际车展,创下了海外人员参展数量、新能源汽车参展台数的最高纪录,中国品牌车企展出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趋势,让参观者大开眼界。新产品。东风汽车,展出业内首款...

西藏文化特色数据库建立:搭建中国藏研学者文献资源共享平台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孔繁秀20日介绍,西藏民族大学历时八年构建了西藏文化特色数据库,该数据库为中国藏学研究者搭建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截至目前,数据库已经建成了包含中国藏学知名专家库等十多个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