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启动满三年 累计成交量4.65亿吨

数智人2024-08-01产业资讯160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7月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4.65亿吨,成交额约270亿元。同时,碳价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时的48元/吨,上涨至7月26日收盘价91.6元/吨,上涨了90.8%。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包括强制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性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两个部分。强制和自愿两个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同向发力、互为补充,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有机衔接。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目前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于2024年1月正式启动,目前制度框架体系已构建完成,减排项目和自愿减排量即将进入申请登记的窗口期,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碳减排行动。“三年来,全国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裴晓菲指出。制度层面,国务院印发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三项管理规则,以及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配额分配方案等文件,共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碳排放核算和管理能力也明显提高。裴晓菲介绍称,当前碳排放数据质量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已经建立,对企业排放关键数据实施月度存证,实施“国家-省-市”三级联审,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智能预警,消除数据问题隐患。多方合力下,碳市场交易规模正逐步扩大。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第二个履约周期的成交量和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分别增长19%和89%,且第二个履约周期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近50%。裴晓菲透露,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发布更多领域的方法学,丰富交易主体和产品,探索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深化碳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记者向家莹实习生刘畅)转自:经济参考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6637.html

相关文章

花一万做“线雕”差点毁容 女子起诉无证美容院获三倍赔偿

本报讯(记者徐慧瑶)王女士经他人介绍,在一家美容院开展了“线雕”等医美项目。做完美容项目后,王女士却发觉面部变宽,皮肤凹凸不平,痛感强烈。该美容院并无相关执业许可,王女士遂起诉索赔。2021年底,王女...

“考古中国”策划18个重大项目 推动我国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11日从国家文物局此间举办的全国考古工作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围绕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关键问题,策划“夏文化研究”等18个重大项目。据介绍,七年来,...

一季度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增长14.6%

本报讯(记者赖书闻通讯员吴昊王纯豪)记者近日从海口海关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69亿元,同比增长14.6%。购物旅客224万人次,增长27.2%,免税品销售1968万件。...

亚洲区域制造体系潜力显现

亚洲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亚洲制造业成为经济复苏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在6月28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亚洲制造业的复苏”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亚洲制造业如何在迎来复苏的基础上通过全球合作确保...

财政补贴“真金白银”为民航业纾困解难

财政部、民航局日前印发的《关于阶段性实施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的通知》明确,为夯实民航安全基础,鼓励航空公司达到保持航班稳定运行所需的最低飞行航班数量,2022年5月21日至7月20日期间,对国内运...

法拍房市场升温 “捡漏”仍需谨慎

“最近有好几套法拍房,一拍时流拍,二拍时有多人报名参拍,成交价还高于一拍时的价格。”深圳一家法拍房咨询公司负责人陈浩(化名)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今年以来深圳乃至多个重点城市的法拍房市场关注度有所升温。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