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策划18个重大项目 推动我国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数智人2023-07-15产业资讯176
记者11日从国家文物局此间举办的全国考古工作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围绕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关键问题,策划“夏文化研究”等18个重大项目。据介绍,七年来,重大考古研究实证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脉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认定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石峁遗址入选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二里头、三星堆等考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新疆、西藏考古以及吉林古城村、云南河泊所、贵州大松山、青海热水等地重要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此同时,现代科技助力考古能力提升。高校田野考古实习基地、大遗址考古工作站显著增加,考古发掘方舱、移动实验室等专有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空间遥感探测、碳十四测年、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等科技考古技术更加广泛应用。我国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也迅速发展,北礁沉船遗址等5处水下文物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山东、福建等省划定水下文物保护区。“南海Ⅰ号”沉船发掘提取各类遗物18万余件,甲午海战沉舰调查确认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入坞,南海1500米深度海域布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水下考古迈入深海新阶段。中外联合考古方面,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考古人走出国门,推进联合考古行动、文物保护项目。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逐步深入,“一带一路”联合考古蓬勃开展。32家机构赴外开展36项联合考古项目,与40余家国外科研院所、博物馆等建立了良好关系。此外,七年来,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系统实施,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考古大会》等精品节目彰显中华文化魅力,考古受到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关注和喜爱,助力提升全社会文明素养。(记者杨湛菲、王鹏)转自:​新华社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5220.html

相关文章

“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优质“山东粮”

山东扛牢农业大省责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优质“山东粮”。在并不安稳的2020年,作为全国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山东以连续7年站稳500...

盛夏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 全年用电或呈前高后稳

今年以来,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

思必驰冲刺科创板IPO,陕西黑猫终止发行27亿可转债

五一节后,上交所将审议两IPO及两再融资申请;而连续工作了9周的深交所,选择了“按兵不动”,暂无新的审议计划。IPO市场,五一节前一周里,上5过3,1家被否1家暂缓,仅6成成功率。被否的公司叫特创科技...

国家林草局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

2月24日,国家林草局视频调度全国两会期间林草系统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深入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分析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对森林草原防火和...

亚洲经济体展现较强发展活力

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全球金融环境收紧、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亚洲经济体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亚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持续增强,既表现在亚洲主要经济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也表...

深圳“湾区号”国际班列运送货物突破10万吨

近日,一列满载电脑机箱、电陶炉等产品的“湾区号”国际班列从深圳平湖南铁路场站鸣笛发出,4天后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前往俄罗斯沃尔西诺,全程仅需12天。至此,“湾区号”自运行以来,货物突破10万吨,货值达44...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