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型邮轮“乘风出海”,加速构建全产业链

数智人2024-06-12产业资讯97
6月7日上午,载有近4000名游客的“爱达·魔都号”靠泊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自2024年1月1日首航至今,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旅客运输量突破15万人次,完成了37个航次。据邮轮游艇行业协会预测,今明两年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将全面恢复,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在国产大型邮轮的带动下,邮轮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正在加速构建。“自首航以来,每个航次都有约4700名游客,单船游客最高峰出现在5月份,最多超过5000名游客,火爆程度超出预期。”“爱达·魔都号”船长潘尼克说。如今,每当汽笛鸣响,白色涂装、流线型船体、身系“敦煌飞天彩带”的“爱达·魔都号”驶离母港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已成为长江口一道美丽的风景。“邮轮上全新的硬件设施、船员们热情的服务都给我带来美好的体验。我也会把‘爱达·魔都号’推荐给身边的人。”7日乘坐“爱达·魔都号”抵达上海的马来西亚游客洪子强说。据介绍,目前国产首艘大型邮轮以日韩游为主,未来爱达邮轮船队不仅将继续丰富航线网络,推出中国至东南亚国家、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等,提供长、中、短相结合的多样选择,还将继续丰富产品谱系,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大中小型邮轮船队。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投入忙碌的航线运营,国产第二艘大型邮轮建造也进入加速期,预计2026年底前命名交付。目前设计、建造、采购、物流等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中。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说,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进入下坞总装阶段,标志着我国大型邮轮已形成自主建造能力。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的零部件数量高达2500万个,吸纳了大量企业分工与合作,相关市场空间广阔。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兵说,依托国产大型邮轮的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和自主运营,我国邮轮产业正从以往的邮轮“过路经济”,转变为涵盖邮轮运营、设计建造、配套供应链等领域的邮轮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国产大型邮轮‘出海’的同时,外资邮轮公司密集回归,让市场感受到暖意。”上海市宝山区滨江委主任江瑞勤说。据上海边检总站浦江边检站执勤二队队长史灏介绍,今年以来,包括“爱达·魔都号”在内,已经有5艘大型邮轮在上海母港运营,出入境旅客超过51.6万人次,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权威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20艘国际邮轮在我国境内港口开展运营。“我们预计中国邮轮市场将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将MSC‘荣耀号’部署到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就是看好上海及周边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MSC地中海邮轮中国区总裁黄瑞玲说。近期公布的入境免签政策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国家移民管理局5月15日发布公告,决定在中国沿海省份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自公告之日起,乘坐邮轮并经由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可从13个城市的邮轮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入境免签政策有利于吸引更多国际邮轮在中国靠泊。”从事国际邮轮地接服务的华程天下(大连)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淑秋说,国际邮轮公司对此反应积极,政策公布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所在的旅行社已经争取到2艘国际邮轮从大连入境的计划,预计将带来上千名外国游客。此外,《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在畅通物资供应补给、通关便利化措施等方面作出规定,着力打通靠港补给环节堵点。邮轮建造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邮轮旅游消费带来的巨大前景,推动中国成为邮轮产业发展的“潜力市场”,但从中长期发展看,仍需多方发力、多点突破。在设计建造端,业内专家认为,邮轮产业是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助于带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但目前,国内邮轮产业供应商仍面临系统集成能力不强、材料性能不达标、品牌度不够等共性问题。“加快供应链本土化是第一要务。”陈刚建议,要推动更多“中国制造”在邮轮上应用,并带动相关系统集成技术的充分消化和高端材料的研发。在运营端,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邮轮公司船队规模仍较有限,旅游资源开发能力也亟待创新突破,运营资源的整合需要加速。有关企业应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运营服务团队,全面拓展邮轮旅游、邮轮船供、邮轮免税等业务。“在诸多政策利好的加持下,中国邮轮产业正蓄势发力。”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飞说,我国邮轮产业要继续深化开放发展环境,加强与国际邮轮制造商、运营商、港口、文化旅游等企业的交流合作;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邮轮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协作效率;精心搭建特色购物集市,营造潮流购物新体验,带动市场扩容;推动多元深层的文化交流,释放邮轮经济“乘数效应”。(记者贾远琨、狄春、张博群)转自:新华社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4805.html

相关文章

2020中信财富论坛在京举办 探讨财富管理发展新趋势

11月7日,“2020中信财富论坛”在北京隆重举办。本届论坛在全球经济受新冠疫情影响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召开,充分融合了现实环境与时代内涵,以“中信温度共赢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财富...

外卖平台升级新花样

近期,美国外卖平台Grubhub宣布以6.5亿美元的价格被再次收购。Grubhub是全球互联网最早的外卖平台之一。它一度是美国最大的在线外卖平台,市值曾超过800亿美元。在巅峰时期的2017年,Gru...

主要产气国加速发力供给 全球液化天然气需求回升

近期,全球主要天然气生产国动作频频,不约而同开始在产能方面下功夫,力求在加速恢复的全球液化天然气(LNG)市场分一杯羹。自去年底首条生产线投产,俄罗斯北极LNG2号项目将在今年第一季度发出首批货物,与...

看一根纱线的节能之路 绿色生产是中国制造业未来方向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传统产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升级改造,“含绿量”让经济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升。接下来跟随记者走进一家棉纱厂,看看一根纱线的节能之路。总台央视记者郑怡哲:用于服装的精梳棉纱,从棉花种植、...

城市从大拆大建转向科学更新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本报即日推出“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系列报道,针对“从大拆大建向城市更新转变”“从重买卖轻租赁向租购并举转...

个性化旅游方式受青睐 “城市漫步”式旅游解锁消费新方式

促进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商务部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今年以来,旅游市场持续火热,串联激活起各领域的消费需求,与之相应,各地也积极探索,促进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其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