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病、穿越问诊 “健康中国”有了摩登范儿
2017年8月15日的《新闻联播》播报了一条消息:《柳叶刀》把我国医疗质量和可及性进行了全球排名。它让大多数国人第一次以国际的眼光审视自己接受的医疗服务。这篇权威的全局性报告表明,我国医疗质量从1990年的110位提高到2015年的60位,进步幅度为全球第三。进步没有在此停滞,一年后,中国再进12位,排名48位。《柳叶刀》在报告中称,中国是医疗水平进步最大的国家之一。时间走到2020年,中国医疗卫生领域迎来一次百年未遇之大考——新冠疫情肆虐。中国在短时间内集结4万名医护人员援鄂抗疫;中国在短时间内形成“四早”和“四集中”的有效救治手段;中国在短时间内出台规范、标准的诊疗方案,并随疾病认知不断调整;……3个多月,7.7万余名患者治愈出院。以人民为中心,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服务于“健康中国”的中国医疗卫生领域都展现着坚韧不拔的力量。在“十三五”时期,它尤显活力——信息技术手段的加持、5G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让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展现新貌,惠及民众。“什么是新医院,过去认为要建一个足够大的候诊大厅,恨不能比小礼堂还大,现在两个沙发够用,诊疗、检查的精准预约时间差少于15分钟。”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说,信息技术手段正在改变着日常的诊疗。排队的长龙、拥挤的诊疗室将成为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的“过去式”。2020年8月,广东省6409万居民获得了一个不一样的二维码,居民凭借这枚“电子健康码”可畅达全省1420家的医疗机构,实现预约挂号、就诊检查、化验取药、支付医保的“一码通用”。有了“扫码”看病,挂号时像就餐排号一样简便,手机挂号、手机查询叫到第几号,不用苦苦等待;看病时,向医生出示二维码,就诊记录即刻显示到医生电脑上;缴费时扫码支持包括医保在内的各种结算方式……2015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出以互联网+为手段,打造智慧医院。“一码通用”只是智慧医院中的“别致一景”。2019年3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至培主导完成了世界首例5G远程手术,在三亚对北京一位患者实施“脑起搏器”植入。2019年6月27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通过5G网络接入远程手术服务云平台,为嘉兴和烟台的患者同时完成全球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5G远程手术。2020年9月9日,借助5G和全息投影技术,身在海南的凌至培被“空投”到江苏泰州,穿越2500公里为患者出诊。高可靠、低时延、大带宽的5G与医疗服务的“碰撞”令人叫绝。人们在惊叹高科技带来的神奇之余,更欣喜地发现,那些在“庙堂之高”的大专家其实触手可及,甚至说穿越就到身边了。信息技术将为人民服务的医者仁心带给社会大众,尤其在疫情期间更有不俗表现。“除了4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依托互联网医院、远程会诊等平台,更多的医生在网上开辟‘第二战场’。”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说,例如,广东支援荆州医疗队联合荆州市建设互联网医院,广东15家医疗机构、1300多名医生自愿参加,上线18天总访问量突破10万人次,信息技术带来的穿越问诊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此外,“十三五”时期,AI读片、AI医生进乡村、AI眼底筛查……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在医疗卫生服务中扎根、发力。(记者张佳星)转自:科技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