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稳韧性强动能足 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
"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及时部署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同期,多位专家在国是论坛举办的"年度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2024年我国经济克服了复杂的内外环境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顺利地实现了主要预期目标任务。初步核算,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基本每一两年就突破一个10万亿元关口。继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120万亿元之后,2024年首次突破130万亿元。"2024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130万亿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康义说,经济总量超过130万亿元,意味着我国经济家底更加殷实,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了新的台阶,意味着我国发展的基础更牢、条件更优、动力更足、抗风险能力更强,意味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的优势更加巩固,意味着我国为全球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从国家统计局数据可以看出,2024年我国各个方面工作扎实有力推进,中国经济确实克服了很多风险和挑战,但2024年9月底以来我国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力提振了各个方面的信心,稳定了预期,推动经济尤其是四季度经济实现明显的回升,全年取得5%的增速,支撑了经济社会目标顺利完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说:"各个地区、各个领域的数据也能反映出工业增长的整体态势。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发展比较快,增速比较猛,像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都有两位数的增长,新能源汽车未来渗透率还会提高。""从供给角度来讲,中国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很高,而且生产能力在不断上升。尽管在最近几年生产能力的重点有一些调整,但总体制造能力和竞争力的上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说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是有着相当强的竞争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密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市场需求扩大,促进了工业生产扩张。同时,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低碳转型也在加快。"康义说。郭丽岩表示,从结构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可以看到相关行业向高攀登的努力。随着工业增加值规上利润的改善,会带动更多"向新而行""向绿转型"的投资。"支撑整个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结构正在优化。"郭丽岩说。"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会加深,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也没有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发展的"时"和"势"依然占优。"康义强调。"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仍有多方面有利条件和支撑,包括创新引领力、内需主动力、改革激活力和安全保障力,为整个2025年中国经济稳增速、优结构提供良好的支撑。"郭丽岩认为。周密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从贸易质量来看,包括新三样在内的绿色产品和数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的品牌,这种态势在2025年还会继续延续。康义说:"2025年,各方面瞄准目标、狠抓落实,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将全面落地见效,这都将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更强活力。"(记者曹雅丽)转自:中国工业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6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