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健康社区建设短板 非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供给落地
《中国健康经济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阶段性成果暨《基于健康保健理论的非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及其经济意义》分课题验收会日前在京召开。该课题由江苏省百岁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承担,课题负责人刘超教授表示:“希望以课题为基础,探索打通医疗和非医疗健康服务在社区的衔接,让非医疗健康供给落地。”在非医疗健康经济占比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同时,非医疗健康服务却依旧缺乏学科理论指导、专业机构执行、市场需求培育、法规政策扶持。尤其是健康社区建设,仍存在短板。这也是《白皮书》课题组委托刘超教授团队进行分课题专题研究的原因之一。自2019年9月22日《白皮书》课题启动以来,课题组多次深入样本企业调研其在产学研等各方面的情况;疫情期间,课题组多次召开线上会议,围绕健康养生及健康消费新现象进行研讨;而此次验收的阶段性成果,更是聚焦非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及其经济意义,对健康社区建设的路径及模式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如果不发展非医疗健康服务产业,健康领域的社会资源配置不充分,人民群众的健康投资将缺乏合适的消费市场。”刘超介绍,从整体上来说,当前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中,医疗、预防、康复、健康促进与管理等专业机构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及供需矛盾较大的突出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临床、预防和康复等医学专业机构与个体自我保健之间还存在断层和短板,导致政府政策与学科专业、个人需求与社会资源、医疗服务与非医疗健康服务不能无缝衔接,严重影响了卫生与健康服务业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严重制约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针对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中的缺陷,刘超团队提出了“健康需要健康保健”的观点,并围绕补齐断层和短板,对构建健康保健学理论、学科框架进行了系列研究,进而编写了《中国健康保健学》。此外,刘超还提出了“组织制定社区健康保健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服务标准,试点建设社区健康保健管理服务示范中心”等建议。评审中,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课题在选题方面,立足于健康中国战略,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紧密结合,并从当前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存在的医疗、预防、康复、健康促进与管理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供需矛盾较大等现实问题出发,展开系统论述,具有针对性。此外,该课题重点从学科视角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将健康保健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相结合,分析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开发了非医疗健康保健干预方案及模式,有一定的应用与参考价值。评审专家还建议在该课题完结后,下一步建立有大数据支撑的健康保健社区平台,探索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际应用。健康社区建设是健康产业培育、健康理念落地的抓手,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亟须解决的问题。对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表示,希望下一步在社区实践中的探索可以更加具象化、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以便之后进行复制。目前,《白皮书》课题的研究工作已接近尾声。借着分课题验收的契机,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周邦勇透露,《白皮书》将明确怎样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及非医疗健康服务范围的画像,进而支撑“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这一思想。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郝晓宁表示,《白皮书》将实现三个“产出”,即“给政府交份答卷,向人民传递期许,为行业树立标杆”。(记者张利民实习生胡恩燕)转自:经济参考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