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失灵、单方“锁电”……新能源车这些问题投诉多
中新网5月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谢艺观)技术和安全方面问题多、车辆配置与宣传不符、充电桩安装困难……8日,中消协发布汽车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涉及新能源车多方面问题。据中消协介绍,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动力电池等领域技术的加速融合,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然而,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技术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一是新能源汽车电池故障。如行驶中续航突然断崖式下降或动力电池突发故障断电导致“趴窝”,车辆行驶、充电或静止过程中突发自燃等。二是未经消费者同意单方“锁电”。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为降低电池使用安全风险,在未告知消费者情况下,通过远程升级系统对消费者车辆的充电功率、放电功率或电池容量进行限制,导致车辆充电速度下降、动力减弱、续航缩短。三是智能辅助系统相关问题。如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失灵、主动刹车迟钝、中控黑屏死机、感应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失效等。四是刹车失灵问题。消费者反映部分品牌汽车存在刹车失灵问题,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例如,2022年1月,消费者颜先生向上海市青浦区消保委投诉,其购买的某新能源品牌汽车官方宣称续航为400公里,后来厂家在未经本人同意情况下,对车辆进行了“升级”,电池电压由原来的407.5V降为396V,充电速度显著下降,续航里程严重缩水,只能行驶250公里。消费者花费高续航的价格,买到的车却被“锁电”只能行驶250公里。中消协称,部分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在广告、宣传材料中夸大宣传或隐瞒汽车的性能、功能、价格、优惠等信息,误导消费者。聚焦到新能源车方面,普遍存在宣传续航里程与实际续航里程不符问题,部分品牌型号汽车冬季续航里程甚至“腰斩”或“膝盖斩”。例如,2022年11月,消费者张先生向上海市杨浦区消保委投诉,其与2022年9月份通过某品牌汽车官网订购一款电动汽车,官网宣传该型号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为560公里。消费者使用三天后发现车辆仅能跑200多公里,2022年11月,消费者到4S店进行协商,4S店表示要进行车辆测试。经4S店测试,车辆实际跑不到300公里,4S店告知消费者车辆电池性能数据指标没有发现问题,怀疑是天气冷导致续航缩短。汽车厂商以夏季续航6折、冬季5折符合电动车行业平均水平为由认定车辆无质量问题,引发消费者不满。中消协在报告中提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配套服务需求随之激增,相关配套服务不完善问题变得愈加凸显。特别是充电桩安装难成为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充电桩安装难过小区物业关。一些小区物业以电容量不够、车位不足、无固定车位等为由拒绝为业主安装充电桩出具同意书,但同时又引进第三方充电桩公司在小区设置公共充电桩,业主充电需支付更高的费用。甚至有小区物业要求业主额外交纳一定费用才同意安装。二是充电桩安装难过开发商关。一些新建小区开发商及其关联物业公司为售卖高价充电车位,以消防安全为由拒绝为已购买固定车位的业主出具同意安装充电桩证明。三是公共充电桩建设数量不足。公共充电桩分布区域不平衡,部分地方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充电桩覆盖面不够、数量建设不足,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充电需求。四是充电桩运营维护不到位。部分充电桩运营公司缺乏足够的管理和运维能力,消费者充电时遭遇故障桩、无电桩等问题,一些公共停车场对燃油车长时间占用充电车位缺乏有效管理。例如,2021年12月,消费者蔡先生向上海市消保委投诉,称其于半年前曾向小区物业申请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但物业迟迟不出具同意安装的书面文件,消费者发现小区内有其他业主安装了充电桩,甚至有租客也安装了。消费者在此期间多次联系物业要求尽快出具同意安装充电桩的书面文件,但物业公司称小区电力容量已饱和,且小区没有固定车位,安装充电桩其他业主不同意,故无法满足其要求。据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65万辆和159万辆,同比增长27.7%和26.2%。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逐渐提升,相关配套服务也应当进一步完善。对此,中消协也建议,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配套服务供给,提升公共充电桩等设施的有效供给水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个人充电桩的资源共享。新建居住社区要按照有关城市停车规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要求建设充电设施,确保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完)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