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朋友圈自由”不容单位广告侵犯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50
据5月8日《成都商报》报道,因未在朋友圈转发或推送所在医院的微信链接,重庆涪陵某妇产医院驾驶员陈某不仅被扣除工资1万元,还被解除劳动合同。日前,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这起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引发广泛关注。法院认为,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应由使用人自主决定,用人单位不应非法干预。一审法院判处医院补发陈某被扣除的工资,并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5万余元。当事医院不服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微信是个人社交工具,朋友圈也是个人生活内容的网络表达,本质上属于私域。然而,朋友圈的熟人效应、生活化场景,意味着其有天然的宣传优势,于是不少企业、商家都热衷于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员工或者消费者转发朋友圈推介。对类似的转发要求,要一分为二看待。员工和单位关系密切,甚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员工愿意转发有关内容,自然是动动手指即可。但如果强制员工有所作为,甚至以所谓的“集体主义精神”干涉员工私人空间的事情,不仅不合理,也涉嫌侵权。揆诸劳动合同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单位无权随意对员工施以工作内容之外的要求,无论罚款扣钱还是劝退开除,都不符合相关法律精神和规定。遗憾的是,现实中偏偏有用人单位执意将员工朋友圈当成自己的广告牌,甚至提出明确的考核要求,批评、扣钱、辞退等手段更是花样迭出。一年前,一则“男子上班28天倒欠公司3280元”的消息,一度引发热议。该男子正是因为少发了(为公司做广告之类的)朋友圈被扣钱而最终“倒欠”公司的。朋友圈考核的“奇葩事”一再上演,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者对劳动者权益的无知和漠视。而劳动者一方面对类似“小事”不想较真,另一方面毕竟还想继续工作,不好闹翻脸。于是,某些管理者更加“理直气壮”地征用员工朋友圈。从这个角度看,上述案件堪称典型。不仅给劳动者撑了腰,也给相关各方面提了个醒——为劳动者提供便捷、专业、有效的法律服务,加大对劳动权益领域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此案也是一个凝聚更多共识的契机。一者,劳动者要积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者,用人单位要学会“公私分明”。而且,把员工朋友圈当成单位广告牌,“宣传”效果未必好,很多人在朋友圈看到一天到晚发本单位广告的人,不仅可能会选择彻底屏蔽,而且可能对相关单位心生反感。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9568.html

相关文章

前后两份业绩预告亏损额相差十倍 南华仪器称“因年度审计工作未全面展开”

4月12日,南华仪器发布《董事会关于2022年度业绩预告的说明》公告,对此前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进行修正,修正后预计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0万元至-300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对...

西南铝新获批12项铝及铝合金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项目

近日,国家标准委下发2021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和第二批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计划项目通知,西南铝熔铸厂承担了9个光谱单点标准样品研制和3个光谱标准样品复制工作。这9个光谱单点标准样品研制项目分别是...

抢占未来产业赛道

保障粮食安全,科技和装备是重要支撑。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潍柴雷沃的样机展区,记者登上一台配有无人驾驶功能的拖拉机,发现驾驶室内按钮取代了挡杆,一块12英寸的智能终端上,清晰展示着整车功能和参数设置。“这...

保障办学自主权 八部门印发意见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教育部等八部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24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围绕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意见主要从四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举措。针对基层反...

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928亿元,同比下降9.8%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4年1—4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928亿元,同比下降9.8%(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其中,住宅投资23392亿元,下降10....

目前未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XBB.1.16会增加重症死亡风险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4月26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发布会上介绍,当前,我国检出了奥密克戎变异株XBB.1.16的输入,该变异株的传播力和致病力如何?对此,中国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