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条件下,为什么德国工人生产出来的零件比中国的要精密?
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比较好:
①德国机床先进。以压力式机床为例,数控机床相比传统的机械式的精度、效率都要高;送料机代替人工手动送料,效率提升很高;而且德国机床多是多维加工机床(如三维、四维甚至更高),国内很多都是一维、二维的;维数越高,工序越少,而工序的减少带来的好处就是不良风险下降:
例如一个冲压件,在国内分为落料冲孔、3次折弯等4个工序,德国机床可以将3次折弯变成2次甚至1次;
②模具;国内很多模具生产厂家由于材料、加工工艺不高,导致模具寿命短,经常出现损坏等问题,而导致不断返修;而国外模具不论是材料硬度、强度、打磨精度都优于国内,同寿命周期内,返修次数少;这个你可以和现实做个比较,如同家里买了一台彩电,一开始是好的,后面显像管多次烧毁,反复更换,其画面效果就往往不如原厂原装的了;
③5S管理;国内很多企业不是发展起点低就是管理模式落后,不注重5S(西方称5C)管理,现场多是“脏、乱、差”,不利于6σ品质管理;
④现场管理;现场作业中的核心除了5S外,还有JIT(Just in time准时生产)、目视化、标准化,这是很多国内企业往往缺乏的;
⑤严谨;德国人以“严谨”著称(往往会被说成是死板),对于品质、效率、交期等都十分注重;以前有个例子,说同样一个零件要拧上一个固定螺栓,要求是正转3圈,反转半圈;德国工人会严格按照标准作业书要求的动作、时间等进行操作,而中国工人直接正转2圈半。
其它方面还有很多,但个人认为除了设备、模具等物质方面的差距外,最主要的是思想和管理上的差距。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一些IE工业工程方面的书籍,看下日本(丰田)的TPS、TPM等有关内容,再对比下现在的国内企业,就有一些了解。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9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