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安全的守护者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交广会客厅》报道:铁路通信设备是铁路运输的信息传输通道,与铁路运输安全息息相关。中国铁路太原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通信段口泉通信工区工长增强,用自己的青春坚守246公里线路18年,被大伙称为铁路通信安全的“守护神”。车间主任这样评价他:“曾强勤快,眼里有活,很多工作不需要车间安排,自己就干了”。他走区间、巡线路,足迹遍布云支线、口支线的每个矿区村镇,18年来,总行程达6000多公里。特别是雨中、雨后巡视,更是一丝不苟。进入汛期,每天关注天气预报成了他的头等大事。口支线2公里道口、3公里道口两处为太原局集团公司的防洪重点地段,每年汛期,因地势原因,山洪倾泻、水漫线路时有发生,光电缆也因雨水冲刷受到威胁。对此,曾强密切关注、严防死守,他多次发现险情并积极组织抢险。大家都说,安全好成绩是曾强带领弟兄们跑出来的。勤快的曾强,不但腿勤,手也是又勤又巧。他对设备标准要求非常高。对于机房设备,他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倍加呵护,月表、季表、年表一丝不苟。机房走线、配线和其它工区比较已经很不错了,但眼里揉不下沙子的曾强还是不满意。于是,他就带领工友们一点一点整,直到整的横平竖直,就连车站值班员都赞叹地说:“这工作真是干到了极致!”口泉通信工区共有11名职工,平均年龄52岁,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慢,而通信设备技术含量高、更新快,这对矛盾一直困扰着曾强。如何化繁为简,让老职工有“作业”可抄,他苦思冥想,终于研究出一套不需要掌握深奥的理论,就可以机械操作的方法。比如:应急抢险时需要上传静图、动图,要靠拼音输入,个别老职工不会拼音,现学拼音也不现实,曾强就把整个上传过程程序化,把拼音变成代码,打印在纸上,只要照着程序一步步操作就可以了。58岁的徐慧高兴的如获至宝,指着那张画的满满的纸说:“以前就怕值班,现在好了,有了这张护身符,再有抢险传图都不怕了”。口泉通信工区之所以标杆班组,离不开曾强的严格管理。“当日工作当日清,台账记录不拖延”,是他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外出干活,不管回来多晚,都要把当天的记录写完。虽然工区地处偏远,但是他力争将这里打造成家的感觉,“工区卫生无死角,玻璃每周擦一次”,这一制度他们已经坚持了多年,每每听到有人称赞“口泉通信工区的卫生比得上宾馆了”,他和工友们都会露出会心的笑容。曾强不是特别健谈的人,但有时候却像是长了一张“婆婆嘴”,比如:外出作业,他会反复叮嘱出工人员注意安全,不能违章。2020年疫情期间,曾强这“婆婆嘴”也是发挥到了极致,他为工友们讲解疫情形势、防疫抗疫知识,提醒工友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少出门。曾强教育工友:“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看好自家门,守住自家人,就是为国家做贡献”。转自:中国交通广播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