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过山车” “高位被套”小作坊都在煎熬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93
熬——这是河南新乡多位从事锂电回收生意的老板当前的心态。他们在熬时间,等待锂价止跌企稳,否则便越做越亏。前期高价囤货的老板,还多了一层“煎熬”的意味,他们唯有等待价格企稳后补货,才能摊低成本、减少损失。上海有色金属网4月21日数据显示,当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均价17.85万元/吨,与4月20日价格持平。2022年11月中旬,国产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一度突破60万元/吨。不到半年时间,碳酸锂价格大跌近七成。“碳酸锂价格最近天天跌,手里的货一大堆,根本没人要。”新乡某动力电池拆解厂负责人罗某称,他的工厂主要拆解废旧动力电池中的含锂材料进行二次销售,由于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下游提锂企业撤单的情况大幅增加,“有企业连定金都不要了”。由于生产“黑粉”的综合成本已明显高于销售价格,罗某的工厂基本处于停产状态。“除非你有渠道确定要,提前锁定价格,我就能帮你弄一些。”罗某说,当前行情下,“打粉”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如果订单没有一定规模和盈利空间,他不会轻易承接。除碳酸锂价格下跌这一主因外,江西宜春锂电产业环保整治加码,亦传导到了新乡动力电池拆解产业链。新乡一位从事“打粉”生意的老板表示,受宜春环保整治影响,该地锂盐加工厂对“黑粉”的需求明显减弱。在新乡“锂电回收圈”,相较一些中小作坊选择停产观望,此前高价囤货的一些企业老板境遇更加窘迫。“就跟炒股一样,高位被套,只能等低位补仓。”一位从事锂电回收生意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他和一些同行天天坐在一起喝茶。“去年行情好的时候也坐在一起喝茶,钱哗哗地往里进,现在就是单纯喝茶等待,不然接一单就亏一单。”据了解,电池回收的价格通常会参考当前碳酸锂等主要金属的价格,在运输、拆解完成直到卖出黑粉的周期内,如果碳酸锂价格上涨,回收企业除了赚取加工费,还可以赚得一笔差价,实现低买高卖。同理,如果购入电池后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跌,则有可能赔掉加工费甚至亏损更多。2021年至2022年,随着碳酸锂价格一路狂飙,吸引了一大批投机者入局。和直接做锂矿生意相比,回收产业由于门槛最低,吸纳的资金也最多。“有的中间商对回收产业了解甚少,只是被高额收益吸引入局买卖赚差价,这对产业发展没有任何正向作用。”业内人士表示。如今,随着碳酸锂价格单边持续下跌,往日丰厚的盈利空间正逐步消失,投机者陆续退场,新乡锂电回收小作坊普遍进入了“歇业状态”。“我仓库里还堆放了几吨含锂材料,都是高价买的,现在这行情,全部砸手里了。”在河南做锂盐生意的谭先生告诉记者,他去年赚的钱基本都亏回去了,准备转行寻找其他机会。事情是两面的。在多位锂电产业人士看来,锂盐价格回归理性的同时,也加速出清了投机资本,相关行业公司可借此机会整合渠道,让产业重归健康发展正轨。事实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动力电池绿色回收产业链已基本打通,涌现出包括格林美、邦普循环等一批有实力、有规模的回收企业。据业内人士介绍,退役废旧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之间差异较大,在梯次利用前需要对电池状态和价值进行判断,并评估其剩余寿命和安全性。以邦普循环为例,该公司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99.3%,锂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在回收渠道方面,截至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已接近15000个。早在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便发布了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华友钴业、格林美、邦普循环、光华科技和赣州豪鹏等5家企业入选,这也被业内称为“白名单”和“正规军”。据悉,目前“白名单”企业已增至数十家,其中近20家拥有再生资质(部分企业拥有多个资质)。一家从事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上市公司高管告诉记者,我国动力电池产能已占全球一半以上,规模优势明显,技术上也处于全球领先。“如果能将回收再利用这个关键环节做好,就可以形成完整的循环产业链闭环,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记者高山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8923.html

相关文章

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家电企业积极推进布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

“先囤后用”模式有望撬动文旅消费

“双十一”落下帷幕,在线旅游平台飞猪数据显示,包括主题乐园、酒店、航空公司在内的22个品牌商家成交额均超过1亿元。先囤货、后使用的“囤旅游”已成为主流的旅游消费模式,今年“双十一”,“囤旅游”消费者数...

2021年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逾一成九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日前发布2021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简况:2021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3778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45.5%...

欧盟加大数字监管力度 美科技公司或面临巨额罚单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当地时间8月21日报道,由于欧盟对科技业的监管力度加大,数条新规陆续生效,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将面临欧盟监管压力和巨额罚单风险。报道称,从本周开始,Meta、苹果、谷歌以及其他大型美国...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报告(2023年3月)

2023年3月份,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21.9,较上月回落0.1个点;先行指数为70.5,较上月上升1.7个点;一致指数为67.7,较上月回落1.3个点。数据显示,产业景气指数持续回落,仍然处在...

以技术创新开启制氢能效新时代 电解水制氢阔步向前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氢能产业迎来加速发展,绿氢在降碳中发挥的作用备受关注。电解水制氢作为目前最主要的制取绿氢方式,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不少大型央企、传统氢能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绿氢产业。业界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