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小象创始人兰宇:棋类运动蕴含的是精神财富
说起“对弈”,弈小象创始人兰宇的眼中便有了光。“象棋贯穿了我的整个青春”,是他对棋类运动的注解。如今的兰宇,下棋早已经不是简单的“战胜对手”,而是一种社会责任与担当。兰宇4岁开始学棋,“象走田,马走日”,是他对象棋的基础认知。随着对基本规则的熟悉,兰宇的天赋也逐渐被挖掘出来。2003年全国青少年象棋赛冠军,14岁被授予“国家棋协大师”称号,2008年成为南开大学高水平运动员……一项项成绩的背后,是兰宇对棋类运动热爱的初心,“童年学棋的经历带来的更多是快乐和自信,特别热爱对弈时的专注与获胜时的喜悦”。也正是这份初心,让兰宇一直对棋类运动保持着高度的热忱。以至于在澳大利亚读金融硕士期间,他仍然对棋类教育有所观察和洞见,“欧美很多国家,国际象棋被列入学校的必修课。这是因为他们将国际象棋作为一项素质教育的科学工具。”兰宇进一步表示,“国外教育机构这个决策是建立在多年调查数据之上的,他们发现,学过国际象棋的孩子,与没有学过国际象棋的孩子相比,在专注力、抗压力、思维敏捷度、表达逻辑度等方面,确实呈现出差别。因此他们认为,学习国际象棋对于提升孩子生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兰宇看来,棋类运动可以训练三种思维能力。一是深度思考的能力,下棋需要思考的不仅是一步两步,而是全局,慢慢地让人拒绝惰性思维,去研究问题背后的本质。二是换位思考的能力,博弈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根据对手出招来调整自己的策略,在不断变换的场景中找答案。第三是复盘思维,在下完一盘棋后分析问题、优化方案,建立复盘习惯,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正是这样的理解,兰宇成立了弈小象,“当时就觉得我们也应该做成一个好的棋类教育,下棋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技能桌游,更是一个有文化属性、哲学思想和思维训练的运动。”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首次提出“三棋进校园”,给了兰宇更加确定的信心。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和各学校的实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兰宇认为,围棋和象棋里所特有的哲学文化,也是老师要教给孩子的精神财富。比如围棋与易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是对手,但核心原则是黑白共存,而不是“非黑即白”;围棋、象棋的博弈过程,也是抉择进退、衡量利弊得失、权衡整体局部关系的过程,虽然只是游戏,但在学生长大后,都可以成为他们宝贵的生存智慧。兰宇进一步表示,规则与技巧教育简单,背后是智慧、坚韧、德行与文化,这些都有待从教育方法论角度去深化。目前,“弈小象”已经在这方面开始探索。兰宇指出,虽然市面上的棋类培训都在强调弘扬传统文化,但真正落地的并不多。由于地域差异,部分城市棋类教育水平有限,而在线教育可以摆脱空间的桎梏,汇集更多既有精湛棋艺,又懂教育、懂心理的老师。如今,兰宇觉得又将迎来新的发展纪元。弈小象一直在加强线上的研发,不断改进APP功能,让用户体验越来越好。兰宇认为,AI技术给棋类教育带来便利,应该学习它、拥抱它。对于发展,兰宇表示,弈小象希望传达的是棋类运动赋能一生的思维和探索精神,多于功利化的内容。通过线上棋类教育,让更多的孩子热爱这项运动,在收获快乐的同时变得更加自信,把棋类运动传承下去。“身为一个棋手,走一步的同时想好后面的几步,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虽然创业之路没有象棋的输赢那么直观,但我一定会尽我所能,走出足够远”,兰宇表示。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