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职工门诊费用拟纳入医保,50%起步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37
未来,普通门诊费用也可以报销了!为更好解决职工医保门诊保障问题,切实减轻职工医疗费用负担。8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要针对包括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在内的全体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建立完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共济保障机制,支付比例为50%起步,并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这意味,门诊小病、常见病也将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自职工医保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基本医保制度都是以保住院为重心,为住院提供相对较高的待遇保障。2019年职工医保的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但也要看到,门诊保障比较薄弱,相对而言是短板。一方面,职工医保实行统账结合,除了有限数量、费用较高的门诊慢特病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享受较高的待遇保障之外,其他大部分门诊费用主要通过个人账户来支付;另一方面,个人账户没有互助共济功能,无法在人群之间分散费用风险,从而导致门诊费用负担畸轻畸重,大部分健康人群个人账户大量结余,而少部分年老、体弱人群个人账户入不敷出、个人负担沉重。据介绍,这次改革的核心举措有3项:第一项就是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报销比例从50%起步。把门诊小病、常见病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这是一项新增的医保待遇。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在门诊开展的一些手术,也纳入统筹基金的报销范围,参照住院报销管理。在门诊慢特病保障机制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扩大慢特病的保障。同时,医保个人账户的计入办法也将有变化。过去医保个人缴费的2%和单位缴费的30%计入个人账户。改革后,单位缴费部分放到医保统筹基金,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而个人缴费的部分仍然计入个人账户。除此之外,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也扩大了。之前个人账户的资金是基本医保的一部分,执行基本医保基金的规定。原来只能支付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改革后,享受人群将从从参保人本人扩大到职工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扩大支付范围: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另外,还将探索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的个人消费。“个人账户的已有积累部分仍归个人所有,不受影响。”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樊卫东介绍,改革后,不仅医保待遇不会减,同时也不增加个人缴费。“我们提高门诊保障水平,是通过优化个人账户的结构,增强做大统筹基金,同步扩大基金的保障范围,把门诊小病纳入到保障范围。让老百姓对身边的医疗服务放心、满意。”(记者刘欢)转自:北京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8470.html

相关文章

截至2022年8月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达1.09亿户

记者10月13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截至2022年8月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达1.09亿户,是2012年的2.7倍,十年来年均增长10.9%。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激活社会主...

平台数据:暑期县域旅游火 高星酒店预订量走俏

中新网北京7月30日电(记者刘亮)记者30日从中国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获悉,进入暑运以来,中国航班出票数量和离港旅客量持续攀升,预计将在7月底至8月初达到高峰。今年暑期旅游市场,县域旅游成为一个增长亮点...

电子烟监管进入细化阶段 相关产品限量寄递

11月23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电子烟产品、雾化物、电子烟用烟碱等异地限量携带的通告》,对每人每次异地携带电子烟产品、雾化物、电子烟用烟碱等实行限量管理。具体来看,通告规定异地限量携带烟具不得超...

1-4月电信业务收入、总量同比分别增长7.2%和17.6%

1-4月,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运行平稳。电信业务收入实现稳步提升,电信业务总量保持较快增长;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网络连接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拉动作用明显,移动互...

前4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 高技术产业引资持续加快

5月17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至4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9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

春节前9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市场,将满足群众消费需要

2月2日,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宣布将于4日(腊月二十三)、9日(腊月二十八)两次挂牌投放各3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这是近期国家组织的第8、9批投放。1月28日,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贸市场猪肉(精瘦肉)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