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千帆竞渡 央国企领衔中国智造再升级

数智人2024-01-04产业资讯148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展新质生产力,央国企走在了前列。证券时报记者日前在调研多家沪市央国企时了解到,央国企正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开展前瞻布局,担当国家战略科技的领先力量。一方面,用自主可控的硬科技打造中国智造的“闪亮门牌”;另一方面,围绕资本市场的多元激励举措,让创新“源动力”持续迸发;此外,聚焦科创策源,央国企正成为引领产业链转型、价值链升级的主力军。自主创新擦亮中国智造“新名片”去年,以光伏产品等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惊艳全球。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太阳能电池出口同比增长74.3%。光伏产品成为中国智造“C位”的背后,离不开央国企提供的硬科技支撑。“中国化学自主研发的冷氢化法多晶硅技术,使多晶硅能耗降低了90%,生产成本降低了95%,助力我国成为光伏产业强国和出口大国。”中国化学有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据统计,全国多晶硅项目95%以上采用中国化学技术,全部达产后年发电量相当于6个三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3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6%。印尼雅万高铁去年10月2日正式启用。高铁列车由中国中车依托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技术平台“量身定制”,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中国中车董事长孙永才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中国高铁成为国家名片的背后,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和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跨越发展。就中国中车自身而言,一是公司拥有深厚的红色底蕴;二是公司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三是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最重要的战略核心位置,具体可体现在公司连续多年的科技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均在6%以上;四是公司积累了大量科技创新人才,且在轨道交通领域内具有较高水平能力;五是公司能够科学、准确研判世界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态势,发挥优势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近年来,沪市央国企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核心位置,研发投入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沪市央国企研发支出合计5741.84亿元,同比增长25.56%;中国建筑、中国石油、上汽集团等15家央国企研发支出金额超过100亿元。近3年来,沪市央国企研发支出中位数从0.82亿元稳步提升至1.25亿元,研发占比在3%的公司家数由266家增至287家。2023年前三季度,沪市央国企合计研发投入超3413亿元,同比增长近8个百分点。多元激励释放创新源动力沪市央国企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离不开实实在在的创新激励举措。近年来沪市央国企股权激励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数据显示,2020—2022年,沪市央国企共推出股权激励方案133单,较此前3年(2017—2019年)84单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时,激励强度也有所提高,2020—2022年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沪市央企股权激励股数占总股本比重中位值为1.44%,显著高于此前3年0.99%的中位水平。“创新基因是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联通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约70%的增量收入和25%的存量收入来自创新业务。这其中,运用股权激励加速创新要素汇聚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国联通于2022年实施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7705名公司核心管理人才及专业人才授予8.38亿股限制性股票。中国化学有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公司实施以“四个15%”“两个5年”为主的正向激励机制,激励费用实施工资总额单列,近年来年单列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工资总额5000余万元。“例如,中国化学华陆公司研发团队突破了第五代冷氢化多晶硅技术,15名核心科技人员获得了1100多万元的激励。”中国化学还善用“指挥棒”,激发资本要素带动效应。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落实劳动、管理、技术、资本等多种要素参与分配要求。推进股份公司股权激励,授予485名核心骨干员工5996万股限制性股票。五环公司开展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激励,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增长55.4%、109.8%,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交易额4.34亿元,兑现激励总额6231万元。央国企硬科技引领产业链焕新作为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顶梁柱”,央国企不仅要成为自主创新的策源地,更要用硬科技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和价值链重构。去年11月4日,中国船舶旗下外高桥造船承建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标志着我国实现了国产大型邮轮制造“零的突破”,并集齐了造船业“三颗明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中国船舶总经理施卫东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船舶工业“更大、更贵、更高端、更绿色”的发展趋势,中国船舶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和数智化转型、巩固主业发展优势,在大型集装箱船、LNG船、汽车滚装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上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带动产业向更高阶段、更先进技术的方向发展。随着智慧航运风起云涌,中远海控加快在绿色低碳化、全程供应链、航运数字化等业务领域的布局,不仅成为了业内的转型标杆,更有力地赋能行业变革。中远海控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中远海控抢抓数字科技对航运业运营效率的革新作用,全力布局数字智能新赛道。例如,中远海控与合作伙伴共同发起的首个国际航运区块链联盟GSBN,并推出了区块链无纸化放货产品。目前,该产品已在国内主要枢纽港口部署使用,并推广到境外多个国家,将进口放货时间由原来的1—2天缩短至4小时以内,有力提升了全球贸易协作效率。“随着中远海控数字化能力的跃迁,全球贸易和物流运作在创新变革中不断提速,从而更有效地提升集装箱运输效率和客户体验,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驱动行业数字生态构建。”中远海控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数字强国建设过程中,中国联通不仅是硬实力的国家队,也成为推动行业共融的排头兵。中国联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多年来,公司开放合作生态创新,打好共创共赢“团体赛”。例如,为加快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商用部署,公司成立业界首个5GRedCap产业联盟,联合施耐德、中船、展锐、鼎桥等100余家企业,全力推进RedCap产业链成熟及规模应用。记者陈雨康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83634.html

相关文章

除了经济帮扶,困难生还需要什么

当下正是高校新生报到的时节,各高校迎新绿色通道开启。南开大学提倡“隐形资助”,取消了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统一标示的礼包,取而代之的是将部分资助款充值到银行卡中,可以按照个人需求购买生活学习用品。教育...

向大吨位及智能化突破 工程起重机行业承压前行

"我国已经成为工程起重机制造大国,正向制造强国迈进;产品制造和销量位居世界第一,并拥有全球最大的工程起重机械市场。"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起重机分会会长李建友日前表示。从1957年成功研制第一台塔式...

文化和旅游部拟对未成年人参与剧本娱乐活动设置保护条款

文化和旅游部4月13日发布公告,就《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限入标志。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不得向未成年...

新能源汽车掘金“她经济”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各大车企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品牌瞄准女性群体,纷纷推出针对女性消费者的新能源车。打出“更爱女人的汽车品牌”口号的长城欧拉、主打小巧可爱的五菱宏光MINIEV、推出女性配色的蔚来...

消费升级驱动明显 洗衣机行业增长动能逐渐切换

10月19日,由中国家电网主办的“2021中国洗衣机·干衣机行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获悉,随着消费信心逐渐恢复,同时在消费结构升级和下沉市场机会窗口的驱动下,今年1-8月份,洗衣...

福建屏南万亩李花盛开 助推乡村振兴

中新网宁德2月23日电(朱锦斌)踏进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只见漫山遍野的李花竞相绽放,花开似雪,美不胜收,乡村美景春意盎然。“李花迎来了最佳观赏期,王林村是李花的最佳观赏点。”甘棠乡王林村党支部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