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零总额将延续恢复态势 预计一季度同比增长约4.3%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逐步修复,服务消费明显改善。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服务业PMI上升1.3个百分点至56.9%。其中,零售业PMI上升18.3个百分点至62.8%。同时,消费品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上升,3月份消费品行业PMI为51.9%(2月份为51.3%)。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能延续恢复态势,预计3月份同比增长在5.8%左右,一季度同比增长在4.3%左右。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在5.8%左右,1月份至3月份累计同比增长在4.3%左右。主要原因在于3月份国内经济活动延续恢复态势,居民消费信心逐步回暖,带动商品和服务需求稳步释放,房地产复苏带动及去年低基数因素影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认为,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将较前两个月大幅增长。当前,居民消费场景全面放开。同时,年初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促消费措施也成为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大幅反弹的主要原因。周茂华表示,当前我国消费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汽车销售改善,但销售额同比略低;二是房地产企稳回暖,有望带动家装等零售销售回暖;三是餐饮、交通出行、文旅等服务业需求延续回暖态势;四是网上零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综合考虑上年基数波动,以及当前消费修复的整体态势,王青判断,“整体而言,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有望达到8.0%左右,较上年大幅改善。”王青进一步表示,今年国内消费将恢复宏观经济主拉动力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外需下滑影响,带动宏观经济较快反弹。主要原因是在经济反弹背景下居民收入增速回升,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将有明显改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末,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仍达到17.25%,继续处于近10年来最高点附近。王青认为,这表明当前居民储蓄意愿偏高,消费潜力仍待进一步释放。未来随着居民消费信心的提升,部分预防性储蓄也将在今年转化为消费支出。周茂华表示,国内消费延续复苏态势。此前受抑制非必选商品及服务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房地产呈现稳步复苏态势,有助于带动上下游相关消费支出;同时,居民储蓄增长、物价保持温和等也为消费支出提供坚实基础。年初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促消费措施,主要聚焦在改善消费条件、拓展消费场景。例如,3月11日至31日,北京市商务局面向每位在京消费者发放最多1600元的“京彩·绿色”消费券,用于55类绿色智能商品。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消费能力和信心,周茂华认为,一方面,要实施好一揽子纾困稳增长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和收入改善,助力消费者信心恢复。另一方面,应保障市场供应,降低物流成本,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此外,还需引导或撬动社会资本增加文旅等服务供给,满足市场需求,从国际经验看,后续服务需求会明显得到释放。本报记者孟珂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