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原材料降价下游需求正旺 储能企业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有望再提升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0
据上海钢联数据,3月23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上一日跌1万元/吨,均价报28万元/吨。与去年11月份的近60万元/吨相比,短短4个月跌超50%。《证券日报》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电池级碳酸锂作为锂电池上游原材料,其价格的下行令储能行业企业实现大幅降本。同时,下游需求依然旺盛。国内方面,储能市场招标进程加速;海外方面,新能源配储需求放量。多家储能赛道上市公司表示,公司终端产品暂没有降价计划,此轮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调,将有利于公司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华安证券新能源与汽车首席分析师陈晓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酸锂价格的回落,将助力我国储能企业加速发展,对我国储能产业发展长期有利。”储能企业成本下降碳酸锂作为储能产品最重要的原材料,其价格的下调直接带动储能产品成本的下降。陈晓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碳酸锂在电池总成本中占比为20%至30%。而在大储、工商业储能、户储等不同类型的储能产品中,电池占成本的比例有所不同,大部分在70%左右。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去年11月份的近60万元/吨下降至目前的30万元/吨以下,以此估算,储能产品的成本下降约7%至10.5%。“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回落,将给公司带来毛利率和利润的提升。由于下游需求旺盛,公司的储能终端产品价格维持不变,目前还没有降价计划,公司各产线目前满负荷运行。”江苏一家电化学储能系统厂商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深圳上市公司科士达的储能业务覆盖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和大储,公司副总经理、董秘范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材料价格下降,让公司产品成本得以下降,短期会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长期来看,上游材料成本下降会降低储能的系统成本,将进一步刺激储能市场的需求。”陈晓分析,价格不会快速传导,需要一定时间。此前成本问题一直是制约储能行业规模化发展的痛点,而电池成本的下降将有利于我国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根据《“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目标,到2025年,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将降低30%以上。行业高景气度持续2022年被称为储能元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快速爆发。作为全球市场的主要供应方,我国储能企业发展迅猛。进入2023年,储能行业延续高景气度。国内市场方面,储能中标规模高速增长。据高工产业研究院统计,2023年前2个月33个储能中标项目规模已超5.56GWh。相较于去年同期,储能中标规模增长超10倍。海外市场方面,美国、南非、英国大储市场陆续启动,为即将到来的夏季用电高峰做准备。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储能产业链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海外市场的需求增速依然很快。此前市场比较关心的《净零工业法案》已经落地,根据公司研判,短期内欧洲本土化产能无法满足其旺盛需求,公司在海外已有相关布局。此外,公司去年加大了研发投入,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国金证券研报表示,在原材料降价背景下,过去两年积压的大型地面光伏项目陆续启动,将带动各国新能源配储需求放量。同时,户储将延续2022年的高景气度,预计全球储能需求有望在2023年实现翻倍增长。本报记者李昱丞见习记者丁蓉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7366.html

相关文章

夏至节气到 全国已夏播粮食超七成

今天(6月21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也是北半球全年当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夏至前后,夏收收尾、夏种正忙、夏管持续,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目前,四川、湖北、河南、...

网络直播、微商电商等新个体经济占个体工商户总量近三成

11月1日上午,国新办举行《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介绍,个体工商户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1.11亿户...

破局疫后“她经济”,解读艺星整形逆势增长的“3级助推器”

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医美市场也在经受考验:据预计,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医美行业将出现首次负增长。市场为艰之下,高端时尚连锁医美品牌——Yestar艺星却逆势而动,实现了强劲的客户增长、营业额节节...

格库铁路扩能改造 青海段站改工程拉开序幕

7月22日,格尔木南站改造工程启动,标志着格(尔木)库(尔勒)铁路扩能改造(青海段)站改工程正式拉开序幕。在格尔木南站施工现场,近400名施工作业人员按照分工有序开展作业,高空接触网作业施工、地面插铺...

希腊推动航运业转型升级

希腊政府近日宣布,有41个细分投资项目参与了希腊港口升级项目招标,投标金额达1.84亿欧元,其中部分资金将由希腊复苏基金提供。希腊旅游部长奥尔加·凯法洛贾尼表示,政府将通过该项目建设推动航运业基础设施...

预定利率高于3%的人身险产品7月底前全部下架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各保险公司近日均已收到监管窗口指导,要求在7月底前下架预定利率高于3%的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指人身险产品进行保险产品定价时所采用的利率,实质是保险公司承诺给客户的回报率。不同于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