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如何实现

数智人2023-12-26产业资讯196
婴幼儿阶段是教育的起点。在“家门口”能否享受到普惠、科学的托育服务?便捷、经济、智慧的普惠托育体系如何构建?日前,第三届托育服务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婴幼儿托育服务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分享观点及实践经验。托育服务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党中央高度重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托育服务工作,近年来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国家卫健委发挥牵头职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逐步建立健全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托育服务机构总数达7.57万家,提供托位数362.4万个,全国千人口托位数为2.57个。国家卫健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芳表示,提供便捷优惠、专业规范、智慧科学的普惠托育服务,是提高人口质量、促进积极生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从调研看,普惠托育的供给明显不足,目前的托育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居高不下,这些都是在发展普惠托育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家庭对于儿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研究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0~3岁儿童托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惠珊指出,大部分0到3岁孩子生活在家庭中,即使上托育机构,一天当中还是有一半甚至一半多的时间在家庭。家庭的养育、照护对孩子早期发展非常重要。“婴幼儿处于性格形成,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婴幼儿来说具有长期性和基础性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李晓巍认为。当前,社会对托育机构的需求逐渐增高,对托育高质量服务的期望值同样增加。李晓巍介绍,研究发现,家长的教育期望过高与其自身教育能力不足之间存在现实矛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则存在不便利、不精准、质量低的问题。如何根据家庭所需,提供适配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应从家长角度出发,关注其实际需求,提高婴幼儿家庭获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可及性、相关性、相适性。”王惠珊表示,家庭养育照护指导,主要是针对父母养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在对家庭养育环境、父母育儿状况和儿童健康状况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比如养育照护、安全照护、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等,都是需要科学引导的。”近期,《关于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这是助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许培斌认为,医育结合,即养育照护与卫生健康相结合,一方面可通过婴幼儿家庭及托育机构的养育照护保障婴幼儿健康目标实现,另一方面可通过医疗保健机构的卫生健康服务促进婴幼儿养育照护质量和效能提升。目前,已有不少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地方实际和托育机构的需要,发挥资源、人才优势,开办了托育机构,也带动和引领了当地托育服务事业的发展。人才队伍是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版新增了婴幼儿托育中职、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专业。2023年,全国高职专科共备案托育服务领域相关专业点3415个,比2021年增长了12.8%。“2022年,保育师和育婴员列入全国最缺工种排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评价专委会副主任秦旭芳说。服务对象年龄越低,对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就越高。“婴幼儿照护对专业性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技能,需要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童连表示,现实中,这两者可能是割裂的,“就比如,刚毕业的学生掌握了知识,也获得了一定的技能,但是在面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照护环境时,仍然会觉得有些力不从心。”目前,托育师资人才供给主要源于中职和高职院校。四川天一学院健康产业学院教师梁瑜倩认为,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变化,意味着培养方案的转变、学生素质的提高,标志着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规范和升级。“作为本专业的高职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是来自儿童心理、健康护理、早期教育、社会工作、营养与食品卫生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高职院校重视实践导向,通过产教融合、医育结合、医养教融合等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积累了面向就业市场的实践经验。”梁瑜倩说。但现实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矛盾:一方面是社会有需求,一方面是学生就业时遭遇信任危机。原因何在?梁瑜倩分析,一是现在的培养方案与学前教育专业有明显的同质化现象。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复制学前教育的内容,仍然以“教育”为主,缺乏“养育”相关的医药类课程,因此学生就业时无法显示出专业优势。二是学生就业倾向与婴幼儿托育行业需求契合度不高。托育机构的工作种类繁多,难度也较大,不少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去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行业工作。梁瑜倩建议,加快顶层设计,厘清专业定位;扩大专业开放度,延长培养周期;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记者靳晓燕通讯员谢羚)转自:光明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69295.html

相关文章

四季度央企改革加力 重组整合三路突进

三季度中央企业当季收入和效益同步实现正增长,9月份收入利润率创十年来最好水平,月度营业收入、利润增速屡创新高。与此同时,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固定投资增速也创下年内新高,“两新一重”投资加码,新型基础设施投...

国庆假期预计超19亿人次“在路上”!这些地方出游人多

交通运输部研判,今年国庆假期公众出行主要以外出旅游和返乡探亲为主,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9.4亿人次,日均约2.77亿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0.7%。特别是预计今年国庆期间自驾出行的比例将超...

北京将提高信创“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挂牌效率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5月10日制定印发了《北京市关于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提出10条具体举措,包括提高信创“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在北交所等交易市场...

扩投资稳经济 项目建设增添冬日“暖色”

12月11日9时58分,在重庆市开州区,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重庆段,由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承建的南河大桥施工现场,打桩机打下第一根桩,这标志着成达万高铁重庆段全面开工建设。岁暮天寒,挡不住基础设施建...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启动2023年第一轮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

为防控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全力做好全国两会等重要时段安全防范,推动各地区认真落实2023年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近日启动今年第一轮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

艺科融合贵在拓宽路径 | 新文科背景下的设计之思

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此后有关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艺科建设的讨论也在业界引发新的思考。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