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惠技术IPO:警惕账期“操作”收入 严重依赖大客户产品单价差异巨大
上海先惠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惠技术)科创板注册进入申购期,该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国内外中高端汽车生产企业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先惠技术实控人控制权比例过高,存在内控风险。该公司业绩靓丽的另一面是严重依赖大客户,且价格体系紊乱;漂亮的营收和利润指标背后,应收账款、存货、逾期应收等指标过高;收入也确实受到较大质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潘延庆、王颖琳共同控制先惠技术股份比例过高,达到四分之三以上股份,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这是一把双刃剑先惠技术2007年3月成立,此后长时间没有发生股权变动;2016年4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在当年4月、6月、9月快速进行了3轮增资,实控人先行增资、控制权强化,其后引入君盛峰石、新余加博、嘉兴高鲲、姜金明和张荣忠等机构和个人股东。2019年6月先惠技术向昆仲氏2人转让老股和增资,但对实控人的持股比例稀释很小。其中,2019年6月18日潘延庆、王颖琳与昆仲元昕、昆仲元熠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转让所持公司0.37%的股权;同日,该公司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将注册资本由5590.975万股增加至5672.0036万股,新增股份81.0286万股由昆仲元昕和昆仲元熠以2000万元共同认购,昆仲元昕出资1500万元,其中60.7714万元新增公司注册资本,1439.2286万元计入公司资本公积;昆仲元熠出资500万元,其中20.2572万元新增公司注册资本,479.7428万元计入公司资本公积。潘延庆、王颖琳为先惠技术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截至目前,潘延庆直接持有公司1937.4117万股,占公司34.16%的股权;王颖琳直接持有公司1937.4117万股,占公司34.16%的股权。同时,潘延庆、王颖琳通过晶流投资、晶徽投资控制公司6.79%的股权。潘延庆、王颖琳共同控制公司75.10%的股权。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本次IPO发行后该公司控制权比例将有所降低。本次发行完成后,潘延庆、王颖琳仍将共同控制公司56.32%的股权,占比较高。先惠技术表示,潘延庆和王颖琳作为实际共同控制人,对先惠技术的发展战略、经营决策、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具有重大影响,可能对中小股东的利益带来损害,一定程度上存在实际控制人控制的风险。一家公司的收入确认与经营业绩直接相关,但从披露的信息来看,先惠技术的收入及业绩与其项目特点直接相关,项目合作环节配合财务上的收入确认可以较容易地做大业绩。这也是发审委关注的焦点,尽管该公司已过会,但发审委提出的问题仍值得投资者关注,这关系其上市后的业绩表现,一旦在财务数据上调低业绩以对冲此前的业绩“拔高”,将直接影响其市场表现。发审委认为,先惠技术2019年度确认收入的两个大项目的毛利率明显较高,发审委要求先惠技术说明2019年的两个项目及其他各个项目与同行业对比毛利率、收入确认方法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否符合常规。同时,发审委要求先惠技术结合相关项目合作的合同金额、收入确认、签约、项目执行、厂内整线验收、量产验收、收款情况及成本构成等,说明合理性。更为吸引投资者注意的是,2017、2018年度,先惠技术尚存在确认收入但至今尚未量产验收的项目,这可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先惠技术的收入确认方式值得商榷。比如,先惠技术在IPO过程中,是否存在急于做大营收、利润等财务指标而修饰数据的行为呢?成也大客户、重点项目,败也大客户、重点项目?产品单价是因产品而异、还是同产品不同售价?是否公司在客户面前没有议价能力?先惠技术严重依赖大客户,且产品的销售单价受到具体项目的影响巨大。这一方面给公司持续经营带来风险,一旦客户违约或解约,先惠技术的经营将无以为继;另一方面单价波动巨大,单价差异达到50%甚至超过100%,长此以往,客户势必“就低不就高”,先惠技术的利润将大受挤压。根据披露,报告期各期,先惠技术前五大客户(合并口径)的销售收入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5.85%、80.59%和92.87%,其中向上汽集团系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1.85%、13.66%和12.31%,上汽大众系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32.66%、15.18%和65.86%。该公司的盈利水平及生产经营的稳定性严重依赖主要客户。先惠技术称,以承接客户影响力高、产品技术含量高、合同金额高的重大项目作为经营战略,但相关重大项目的产品单价波动超乎常规所能理解。重大项目的数量及单价存在一定波动性,势必会对先惠技术未来业绩稳定性造成直接影响,那么议价能力差,是否将遭受客户集体压价呢?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汇总了先惠技术披露的两版招股书后发现,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报告期内,该公司的新能源汽车智能自动化装备生产线线体销量分别为8台套、9台套、11台套和4台套,平均单价分别为909.46万元/台套、1639.31万元/台套、1380.50万元/台套和6824.24万元/台套;燃油汽车智能自动化装备生产线线体销量分别为16台套、14台套、14台套和8台套,平均单价分别为458.08万元/台套、735.51万元/台套、595.44万元/台套和385.97万元/台套。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先惠技术的营收、利润等财务指标良好,但应收账款、存货、逾期应收等指标过于突出,业绩上可以施展“财技”,但呆坏账一旦发生将严重侵蚀利润。主要财务数据良好。2017-2019年,先惠技术分别实现收入2.91亿元、3.25亿元和3.65亿元,实现净利润798.20万元、3112.29万元和7263.07万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46.85万元、2075.64万元和6142.13万元。不过,体现实际经营效果的其他财务指标并不理想。其一,先惠技术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占营业收入比例,这两项指标均总体保持在50%左右,坏账风险较大。结合先惠技术披露的两版招股书,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8036.80万元、13211.58万元、21866.66万元和17809.97万元,占各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0.04%、30.80%、53.17%和28.99%,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09%、45.48%、67.23%和48.80%。其二,逾期付款和回款风险占比大,这让公司利润受到较大威胁,从绝对金额来看,如果每个报告期预期应收款都成为呆坏账,基本会“淹没”该公司的利润。根据披露,报告期各期末,先惠技术的逾期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370.78万元、6040.34万元、5122.59万元,占比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0.70%、25.31%、25.15%。而同期,先惠技术的净利润分别为798.20万元、3112.29万元和7263.07万元。其三,存货账面价值较高,且连锁反应十分值得警惕。报告期各期期末,先惠技术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5872.93万元、4619.35万元和17345.16万元,占同期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13.69%、11.23%和28.23%。根据先惠技术介绍,其存货主要为期末未完工交付的在产品,占比超过85%。那么,这样的比例是否与公司销售策略相关,抑或是说明先惠技术客户合作中的议价能力较弱?同时,对比上述高比例的应收款、逾期付款和回款,长此以往,先惠技术随时都面临着利润损失的风险。(责任编辑张丽娜)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6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