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纺轮怎么用?
古代的纺轮工作原理1、纺轮由塼盘和塼杆组成,陶制纺轮中的圆孔是插转杆用的,当人手用力使纺盘转动时,塼自身的重力使一堆乱麻似的纤维牵伸拉细,塼盘旋转时产生的力使拉细的纤维拈而成麻花状。2、在纺塼不断旋转中,纤维牵伸和加拈的力也就不断沿着与塼盘垂直的方向(即塼杆的方向)向上传递,纤维不断被牵伸加拈,当塼盘停止转动时,将加拈过的纱缠绕在塼杆上即完成“纺纱”过程。扩展资料1、产生年代新石器时代出现,最早为为石片,后为陶制,再后在青铜器时代发展为铜制。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纺轮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其“纺轮多用废陶片打制,中间穿圆孔。标本T7③B:4,直径2.7、孔径2.5厘米”。2、文字释义在殷墟甲骨文卜辞中,“专”字是古人纺纱的姿态像形文字:字的上部表示把一束纤维集中起来绕在一根纺杆上,下部有一个陶制的瓦轮的形状“叀”;左边加一个“手”(寸)形,表示捻“专”纺纱的动作。“叀”兼作声符,表示“转”的意义。“专”字后世又衍生出了“砖”(与陶专同质而又重、大之物)、“转”(像陶轮那样旋转的动作)等字。并且将“专”字意义扩展成了“集中于一”:专心、专注、专门。这种引伸意义实际上仍然是将散纤维集中成一根纱线的形象动作的含义。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纺轮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6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