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含糖,这些饮料为何能打“无糖”标签?标准是怎么定的
“糖含量小于等于0.5g/100g,糖含量符合GB28050声称无糖的要求。”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包括无糖饮料在内,部分无糖产品包装有这样的声明。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食品中糖的含量≤0.5g/100g或100ml,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食品”。从字面上理解,无糖,似乎应该意味着饮料中糖含量为0,但明明有微量的糖含量,国标却允许其宣称无糖。如何理解国家标准中的“无糖食品”仍然允许含糖呢?又该如何看待这类饮料普遍打上“无糖”标签的现象?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陈晓明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当年起草时,“无糖食品”的标准是跟着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国际标准来的。CAC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63年联合设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专门负责协调政府间的食品标准。CAC在1997年发布了GuidelinesforUseofNutritionandHealthClaims(CXG23-1997),最新一次修订在2013年,其中对糖的含量宣称条件是,“无糖”指每100g(固体)或每100ml(液体)中含糖量不高于0.5g。我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于2011年10月发布,并于2013年1月1日实施。澎湃新闻记者向CAC发送邮件请求采访,截至发稿暂未获回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100%无糖是不可能的,国标是一个浮动值,这是合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翟天昶认为,国家标准中对于食品中糖的含量≤0.5g/100g或100ml即可标注为“无糖食品”,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误差范围的问题。“从技术上来说,不可能要求一点(糖)都没有,允许存在一些误差,其实这个含量已经很低了,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没有。”翟天昶说。“无糖”之后,各类饮料如何保证它们的甜度?那就得靠添加各式各样的甜味剂,尤其是代糖。“饮料的发明首先是为了享受它带来的快乐。”某知名食品饮料公司相关人士指出,其公司研发了一些完全不添加糖或代糖的茶饮料,也有一定市场,但仍在不断调整口感和浓度,试图让消费者喝起来觉得“好喝”,而不是强迫自己喝“健康”饮料。以无糖可乐为例,尽管标注“无糖”,喝起来却依然甜的原因是,阿斯巴甜、安赛蜜与三氯蔗糖(也称“蔗糖素”)这类合成代糖在“欺骗”味蕾。甜味剂又分为营养性甜味剂与非营养性甜味剂,前者包括蔗糖、果糖、乳糖及各种糖醇类甜味剂,这些甜味剂含有能量;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代糖属于非营养性甜味剂,甜度超高且产生能量少。某知名食品饮料公司经理级别人士何磊(化名)向澎湃新闻记者指出,三氯蔗糖的甜度是蔗糖的约600倍,安赛蜜、阿斯巴甜的甜度则约为蔗糖的200倍。据翟天昶介绍,最早的时候,规范“无糖食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食品中不含游离糖,食品饮料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糖就属于游离糖,热量比较高,“糖在游离状态的时候,与非游离状态还不太一样,游离状态的糖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吸收)非常快,一下子(产生)特别多热量就可能会引起脂肪堆积。”翟天昶解释称。代糖因为能量少、价格合适,又能保证甜度,并且不属于游离糖,添加后仍符合国家标准对包装标注“无糖食品”中糖含量的规定,成为不少企业的“香饽饽”。翟天昶指出,尽管目前代糖也存在争议,但代糖的热量较低是确定的,“代糖至少在等量的情况下,比糖还是要好一些的,至少热量就低,而大家买无糖饮料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它热量低。”因此可以说,合规的“无糖食品”比有糖食品更健康。但需要指出的是,代糖等甜味剂本身是否健康,目前尚未有定论。“(甜味剂)里面可能也有利益炒作的问题,但单纯拿两瓶等量的饮料来说,目前还是认为‘无糖饮料’比有糖饮料更健康一点。”翟天昶强调,超量摄入代糖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那么,国家标准对“无糖食品”标签的界定,是否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国家现在也在规范这一块,但是国标这一块还没有完全落实,虽然说未来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是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路径。”朱丹蓬认为,设立国家标准能建立消费者的信任,整体来看,“无糖食品”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端整体也并不是非常成熟,政策端也没有太多加持,消费端又存在重度消费人群的刚性需求,里面存在很多矛盾,矛盾背后就是乱象。在“无糖食品”有待规范的同时,产品中添加代糖宣称“无糖”成风,是否需要有关部门细化营养标签的规定呢?翟天昶认为,代糖不属于游离糖,关于代糖摄入会给健康带来风险的问题,目前的科学证据还比较弱,所以一般情况下还是认为代糖相对健康,摄入代糖不会带来热量超标并增加肥胖风险。如果代糖摄入会给健康带来较大风险的证据较强,相信世卫组织会出台相关建议。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