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中欧班列运量实现逆势增长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7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是亚欧各国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7月17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保持安全稳定运行,运量实现逆势增长,对有效应对疫情、稳定进出口贸易、保障生产生活有序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近3个月,中欧班列连续刷新单月开行记录,其中6月份开行1169列,运送货物9.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3%、78%,运送抗疫物资181万件、1.4万吨,成为联通亚欧大陆的“绿色通道”“生命通道”。为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打造“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促进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按照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统筹研究,优选一批区位条件优越、设施基础良好、运行规范有潜力的城市,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加大政策支持、中央预算内投资及地方投入力度,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物流枢纽,促进中欧班列降本提质增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严鹏程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指导有关地方做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一是优化提升保障能力。按照适度超前原则,高起点规划建设中欧班列枢纽设施,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货运站场、铁路物流基地等设施规划建设,加强新技术、新装备创新应用,推动物流枢纽资源集中,提升设施有效供给能力。二是完善运输组织体系。打造中欧班列集疏运体系,支持企业开展设施联通、功能联合、资源共享,提高全程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有序引导班列集疏运发展,形成干支结合、运转高效、节约集约的班列运输组织体系。三是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按照市场需求和国际铁路联运发展方向,创新物流业态,主动对接国际物流网络和全球供应链体系,打造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经营服务体系。四是着力打造枢纽经济。更好统筹区域交通布局和外向型产业发展,带动区域商贸、制造、流通等领域产业集聚,不断提升枢纽所在地区的综合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探索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新路径。(孟凡君)转自:中国工业新闻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6413.html

相关文章

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600万公里 运输网络更加完善

2024年7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和国家邮政局局长赵冲久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交...

广西出台若干政策激励牛羊生产

牛羊产业是广西重要的特色产业之一,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近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2022年支持牛羊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针对当前广西牛羊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先实施后奖励的方式,出...

盲盒经济别老盯着未成年人下手

据3月6日《北京日报》报道,近年来,在“万物皆可盲盒”的现象级消费风潮下,文具也未能幸免,且未成年人正逐渐成为购买文具盲盒的主要消费群体。以盲盒的形式销售文具,已经偏离了文具的内在价值属性,还会给青少...

山东临沂农商银行:“五大家园”建设打通员工关心关爱“最后一公里”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员工的直接载体作用,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畅通关心关爱“最后一公里”,全面推动基层党支部建设打造党委放心、职工信赖的“五大家园”。一...

绿色低碳和数字经济 成为中外合作新契合点

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中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并未按下“暂停键”,而是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其中,绿色低碳和数字经济合作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新契合点。疫情下的中欧关系尽管存在分歧,但...

世界首个电磁橇设施成功运行

近日,阶段性建成的世界首个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电磁橇”设施,在济南成功运行,对于吨级及以上物体最高推进速度可达每小时1030公里,创造了大质量超高速电磁推进技术的世界最高速度纪录。高速地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