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带一路”要做好三个“量变”——专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朱思翘
“世界银行测算,‘一带一路’框架下有关交通项目的全部实施,到2030年有望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使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朱思翘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提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有10个年头,从理念到蓝图,从方案到实践,从愿景到现实,从谋篇布局到精耕细作,搭建起跨越地理限制、突破文明差异、融合发展需求、深受各国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朱思翘对此深有感触,“倡议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经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贸易畅通离不开贸易通道的建设和互利程度的深化。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共建国在铁路、公路、航运、管道、能源、通信以及基本生活服务基础设施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一些长期制约并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瓶颈开始被打破。朱思翘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奉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两个方面有具体体现,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沿线国家经济深度融合,创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应链生态,推动国际与国内循环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沿线国家构建更加紧密的国际经贸合作网络。如今,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经贸领域,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前5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19.6%。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全球来说带来了诸多机遇。朱思翘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绿色经济三个方面,总结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新机遇。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正在逐步释放,而中国是基础设施建设大国。在产业合作领域,中国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制造业领域具有较大合作潜力,中国制造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增加品牌价值,形成了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在绿色经济领域,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项目合作、节能环保技术、氢能合作等领域拥有较大合作空间。朱思翘建议,中国与沿线国家应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建设,逐渐形成以现代数字技术为基础的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信息等硬件互联互通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共享贸易发展机遇。同时,提升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地理规划、贸易标准、金融与税收、海关合作等相关层面的规则标准,打破不必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型开放也需进一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要“统筹存量和增量”、“为全球互联互通做增量”、“要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从原有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在逐渐过渡和转型,我国与“一带一路”伙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也变得更加紧密。朱思翘认为,中国将不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与更多有意愿的共建国家商签自贸协定,加快建设覆盖“一带一路”的自贸区网络,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她指出,下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可以聚焦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守好‘存量’,巩固现有的共建合作成果。继续保持传统的基础设施、产能合作等领域的竞争优势。二是做大‘增量’,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等。三是深挖‘潜量’,继续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让更多的国家加‘一带一路’倡议,与更多的沿线国家建立自由贸易伙伴关系,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路径。”(撰稿环球网记者李晓丹)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54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