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老铁”碰瓷不可取

数智人2023-10-11产业资讯183
针对商标恶意抢注、碰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加大打击力度,让别有用心之人不敢“碰”;营造有利于企业研发的氛围,让企业不屑于“碰”;提高消费者对正品的鉴别能力,让他们主动抵制被“碰”。还记得刷屏的酱香拿铁吗?这款瑞幸和茅台的联名款咖啡售价19.9元,上市之初一杯难求。最近,电商平台和线下超市出现多种版本的“酱香拿铁”,有的是固体咖啡饮料,20条售价8.8元,算下来一杯约0.4元;有的是咖啡饮料,19.9元两杯;还有酱香拿铁风味的调味糖浆,1kg只要32.9元。这些商品的外包装与正版高度相似。面对这些“美酒加咖啡”,瑞幸和茅台看了恐怕真要“心碎”。酱香拿铁如此“出圈”,其他品牌怎敢“碰瓷”?从商标法来说,这些商家是钻了空子:“酱香”和“拿铁”两个词作为通用语,代表产品类型,无法注册商标。商标局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存在6条“酱香拿铁”商标注册申请,均为产品上市后提交,且申请人与茅台、瑞幸无关,涉嫌恶意抢注,能注册成功的概率极小。除了商标法,我国还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其中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使人误以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回到酱香拿铁。其他商家不是不可以卖,就像肯德基首创了奥尔良鸡翅,现在各家都卖,但高仿版穿着跟正版近似的外衣,推出一堆“酱香”产品,蹭人家出圈的流量,很容易让人以为他们跟瑞幸、茅台有关系,误导消费者购买。如果被确认为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混淆行为,违法企业可能受到行政处罚,还可能承担高额赔偿。建议监管部门查一查线上线下泛滥的高仿版,相关平台也应保持关注,免得成为碰瓷行为的温床。从“今日油条”到酱香拿铁,这些年恶意抢注、搭便车、碰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屡禁不止。对此,监管部门高压打击。然而,随着技术进步,不正当竞争的形式花样翻新,进化出数据爬取、流量劫持、口碑营销等新品种。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9起网络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其中有的商家利用爬虫程序窃取942万余条他人店铺相关信息,并一键上传至其他具有竞争关系的购物平台;有的假冒“ChatGPT中文版”,被查处时居然累计有4000多人注册付费,充值会员费超过16万元。此类新兴技术信息壁垒较高,且蹭上ChatGPT等网络热点,实施的混淆行为较为隐蔽,普通人难以识别。这也提醒我们,反不正当竞争的攻防战要坚持不懈打下去,帮助消费者甄别高新技术行业商品和服务的真假,同时警示经营者不要妄图在信息壁垒较高的领域欺骗、误导消费者。一般来说,实施碰瓷行为的多是自然人和小企业。他们的研发、营销能力较弱,想蹭流量、挣快钱,顾不得讲究商业社会的体面,不惜踩法律红线。看似走了捷径,实际上暴露出实力不足,并缺乏闯市场的底气。针对商标恶意抢注、碰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加大打击力度,让别有用心之人不敢“碰”;营造有利于企业研发的氛围,让企业不屑于“碰”;提高消费者对正品的鉴别能力,让他们主动抵制被“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市场竞争公平健康,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才能专注创新,不断推出好产品。第一个做出酱香拿铁的品牌创造神话,而跟风的酱香“老铁”们则会沦为笑话。(经济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9134.html

相关文章

最“热”光伏展折射行业新动向:高效电池技术比拼激烈 光伏厂商掘金第二赛道

5月26日结束的上海新能源大会(SNEC)光伏展,毫无疑问是过去一周最吸睛的行业大事件。注册观展人数近50万人,展会第一天涌入客商超15万人次,密集的产品发布与企业宣讲令现场水泄不通;展会举办地上海新...

我国快递业持续稳健增长

突破1200亿件!12月4日,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超过1200亿件,再创历史新高。进入“月均百亿”新阶段、提前实现千亿件目标……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持续稳健...

动刀大本营、成立浙江集团 绿城新年变阵

为了适应房地产发展新周期,各大房企也会以“变阵”进行应对,调整组织架构,寻求精细化发展。1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新年伊始,绿城中国便开启优化组织机构的“变阵”,将原浙西区域集团、浙东区域公司、杭...

第2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举行 提供超2万个优质岗位

“第2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该双选会共有663家知名企业参与现场招聘,提供超2万个优质岗位。据悉,此次提供的岗位涵盖高新技术类、电子信息类、金融类、生物医药类、新能源类...

山西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非重点监管资金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取使用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消息,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银保监局近日印发《山西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监管办法》提出,监管资金分为重点监管资金和非重点监管资金。项目...

技术突破资本加码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本报记者张晓玉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升级,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加速发展的重要节点。近期,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宣布人形机器人领域最新进展。1月11日,OpenAI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其正在重新组建机器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