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最新定调 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
10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份文件:《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和《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会议强调,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充分挖掘专利价值,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要从提升专利成果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两方面发力,更加注重从现实需求中凝练科研问题并进行攻关,建立健全有利于专利成果转化运用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政策,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进一步优化市场服务、培育良好生态,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创近五年来最高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动辄50%以上的转化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专利只有转化运用,才能实现创新价值。在9月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运营体系处处长陈明媛提及,国务院层面在推动出台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三年方案,从政策推动角度,未来将突出转化导向,即更加面向产业终端的转化,引导高校院所树立专利不转化就是最大损失的理念,去倒逼整个专利管理的优化和提升;加强总体谋划,让知识产权工作融入产业转型、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企业经营和高校院所管理的全过程。此次国常会要求“从提升专利成果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两方面发力”,旨在提高专利转化率,对促进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更加精准、及时、有效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得更密、扎得更牢。要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受灾等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保障金,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2020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表述为“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综合救助格局”。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所谓分层分类,即项目救助分层次、对象帮扶分类管理。此次国常会着重强调了两个层次。一是针对低收入人群,二是受灾人员救助。”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目前社会救助体系的项目层次包括:一是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的基本生活救助主要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二是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等专项社会救助主要解决相关专门问题;三是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的急难社会救助主要解决突发问题;四是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主要解决个性化突出问题。会议指出,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重要民生工程,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要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采取倾斜性措施支持农村地区扩大服务供给。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取得实效。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正成为全社会面临的紧急且重要的课题。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居家养老无疑更受青睐。以北京为例,目前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仅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这种情况下,要求包括助餐在内的配套服务必须跟上。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要求“街道社区负责引进助餐、助洁等方面为老服务的专业机构,社区组织引进相关护理专业机构开展居家老年人照护工作”。温彬认为,此次国常会专门就发展助餐服务提出行动方案,是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事项的一个重要举措。从落实角度看,需要从需求侧改善消费环境,从供给侧强化要素保障,并且可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形成合力。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9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