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贷款中介合作?多家银行否认

数智人2023-10-08产业资讯169
近期,不少消费者接到自称某银行合作贷款公司的电话,宣称可以使用其他贷款产品进行“转贷降息”,保证能为消费者节省房贷利息。对此,湖北、河南等地银行机构发布声明表示,银行贷款业务从未与贷款中介或个人合作,在办理贷款时也从未收取过中介费、代办费等费用。消费者办理贷款业务要到正规银行网点或银行线上平台渠道办理,对他人代办转贷业务不盲听、不盲从。早在今年年初,就有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用经营贷、消费贷置换房贷,引起监管部门注意并加以整治。不法贷款中介为何屡禁不止?“总体来看,不法中介引导贷款客户转贷降息,主要原因是有利可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对于不法中介而言,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所谓的服务收取费用。我国居民住房按揭贷款大多是长期贷款,利率以5年期LPR为基础定价,而经营贷以短期贷款为主,利率定价以1年期LPR为基础。5年期LPR高于1年期LPR,同时出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促消费等目的,经营贷、消费贷利率较低,因此进一步扩大了套利空间。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不法中介之所以有生存空间,主要原因是套利需求的存在,只要存在利差,中介就有动力进行相应操作。加之此前借款人面临较高房贷利率,偿付压力较大,这也会导致一部分借款人通过低利率获取贷款偿还房贷,以减轻还款压力。在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后,预计这一现象会有所缓解。此前,金融监管部门发布风险提示,消费者使用不法贷款中介推荐的所谓转贷操作方式,恐将损害自身权益。如通过伪造银行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向银行申请经营贷,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情节严重者将承担刑事责任。经营贷、消费贷与住房贷款在贷款条件、利息、资金用途、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经营贷和消费贷属于短期贷款,利率随市场行情浮动,如果消费者后期续贷审批跟不上,极易导致资金链断裂,甚至影响征信记录。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不法贷款中介的非法营销活动,要警惕风险。银行贷款有明确用途,经营贷用于经营是合同约定,对借款人具有法律约束。特别是监管部门对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一直保持高压监管态势,严格限制贷款资金套取行为,部分地区已有借款人因将经营贷用于偿还房贷而承担了法律责任。消费者要警惕被不法中介隐瞒不利信息、只谈诱人条件的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所谓的“转贷降息”看似利息更优惠,实际却隐藏着违法违约隐患、高额收费陷阱、个人征信受损、资金链断裂、信息泄露等风险。消费者需要深入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避免由于贪图利差而造成损失。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8941.html

相关文章

春节假期各地掀起文旅游热潮 “免签朋友圈”扩容带火出境游

随着“免签朋友圈”扩容+超长假期,本次春节假期出入境客流也成数倍增长。大数据分析表示,春节假期,跨省游客占比55%,省内游客占比41%,出境游客占比4%。从出游距离来看,200公里以内的短途游占比达到...

上海车展揭示车市竞争格局,促汽车消费政策有望加力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上海车展”)正在进行中,作为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首个国际A级车展,热度空前。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性分水岭时刻。中国车市的前20年,德系、日系...

我国乳制品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

在国内奶源充足、2021年超量进口乳制品和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居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2022年以来我国乳制品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据海关统计,2022年一季度,我国共进口各类乳制品100.87万吨,同比...

商务部:消费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9日表示,总体看,疫情冲击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的,我国消费韧性强、潜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发展长期向好...

加强冬季田间管理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当下正值农业生产“冬管”关键期,各地因地制宜做好田间管理,确保作物安全越冬,夯实粮油生产基础。加强田间管理,小麦越冬有保障。在安徽小麦主产区——颍上县,为防止小麦生长过旺而出现倒伏、抗冻性差等问题,当...

第二十三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将在驻马店举行

8月26日上午,第二十三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通气会在京举行。据悉:第二十三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9月6日至8日在河南驻马店举行,这已是该市连续23年举办这一盛会。(活动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