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数智人2023-10-05产业资讯138
最高检、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做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相关执法司法衔接,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筑牢法治屏障。当前,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化遗产的安全面临一定挑战。有的地方不能正确处理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为旅游开发拆真古迹、建假古董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地方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房子、老街区遭到拆除;有的地方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简单理解为文物古迹保护,围而不修、修而不用,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价值。《意见》的出台对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发挥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的督促协同优势,解决历史文化保护领域职能交叉不清、“九龙治水”等难题,全面提升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水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是公益诉讼领域的重点工作。透过公益诉讼案件,一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保护,不仅增强了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留住了人们的记忆和乡愁,而且强化了行政机关的主体责任,为更好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供了有益借鉴。立足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开展保护工作。譬如,福建泉州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为契机,将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财产保护等领域有机结合。实践表明,着眼本地资源禀赋,有针对性地找到公益诉讼介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最佳切入点,才能实现法治保障的最大效果。加强多方联动,推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共保共建共享。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系统工程,要构建上下协同、横向协作、完整配套的工作体系。城乡建设部门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相关领域信息共享和技术协作,特别是在调查取证、鉴定评估、损害认定和修复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康琼艳)转自:经济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8869.html

相关文章

山西与14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

9月29日,山西省保供14省区市四季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对接签订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山西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保障能源供应。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是我国...

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党的报告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面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等严峻形势,如何实现制造业向价值链...

山西:打造全国杂粮科技创新和良种供应基地

为充分发挥山西省“小杂粮王国”的优势,推进山西农业“特”“优”战略和杂粮产业发展,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加快山西杂粮优质种业基地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五大发电上市公司半年报:燃料成本下降盈利同步大增

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大唐发电、华电国际、中国电力近日陆续发布今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半年报显示,各公司营收均较上年同期出现小幅减少,但得益于燃料成本大幅降低,除国电电力因控股子公司破产清算,业绩受显著拖累...

去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100亿立方米内

节约用水工作部际协调机制2023年度全体会议近日在京召开。2022年,各成员单位锚定关键节点目标,统筹推进重点任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协同推动节水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确定的2022年...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长势总体正常

记者从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尽管今年入夏以来,多地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洪涝灾害,但秋粮面积比上年稳中有增,作物长势也总体正常。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表示,今年夏粮增产72.5亿斤,实现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