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首超3万亿元说明什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9月18日发布的《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首次超过3万亿元,达到30782.9亿元,比上年增加2826.6亿元,增长10.1%。重点领域投入加大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一系列鼓励研发和创新的政策,研发经费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突破1万亿元,2019年突破2万亿元。2022年突破3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经济体,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国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效。”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张启龙介绍,从投入强度看,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54%,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为近10年来第二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水平在世界上位列第13位。迈上新台阶的还有基础研究投入。2022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20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应用研究经费3482.5亿元,增长10.7%;试验发展经费25276.9亿元,增长9.9%。“基础研究经费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规模位列世界第二位;增速比研发经费快1.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占研发经费比重达到6.57%,延续上升势头。”张启龙说。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是我国研发活动的三大执行主体。公报显示,各类企业研发经费238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3814.4亿元,增长2.6%;高等院校经费2412.4亿元,增长10.6%。“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较上年提高0.65个百分点,说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玄兆辉表示,该占比与日本(78.6%)、韩国(79.1%)、美国(77.6%)相近,充分体现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这也说明,近年来我国通过支持企业优先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推动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等措施,有效调动了企业研发积极性。高技术制造业是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6507.7亿元,较上年提高14.5%,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9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行业大类有7个,比上年增加2个,这7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3.2%。“重点领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创造了条件。”张启龙说。政策支持更加多元公报显示,2022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1128.4亿元,比上年增加361.7亿元,增长3.4%。“财政科技支出保持稳定增长,有力保障了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资金需求。”张启龙说,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方式更加多元,2022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优惠的规上企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11.7%,有效激励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查显示,2022年规上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研发活动专用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收入免征增值税和减免所得税优惠政策、金融支持相关政策等5项创新资金支持政策的平均认可度达到83.4%,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备。公报显示,在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3803.4亿元,占比为34.2%;地方财政科技支出7325.0亿元,占比为65.8%。玄兆辉认为,这说明地方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资助科技计划项目、加大财政奖补、建设重大创新平台、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地区示范作用突出近年来,我国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部署,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地区进一步加大资源汇聚力度,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分地区看,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份有12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山东、上海、湖北、四川、湖南、安徽、河南和福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7个,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和安徽。“从研发经费地区分布情况看,东中西部地区各有亮点,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及长三角地区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玄兆辉说,广东、江苏分别接近4500亿元和4000亿元,北京、浙江、山东超过2000亿元,上海接近2000亿元,上述6个地区R&D经费合计接近全国总量的60%。福建首次跨入“千亿省份”行列;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安徽、河南以及西部地区的四川等省份也均超过千亿元。与2021年相比,有30个地区研发经费规模保持增长,其中,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增长3.4%、2.0%和11.9%,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撑。24个地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有所提升,其中北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高达6.83%,居全国第一。下一步,应从哪些方面完善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机制?玄兆辉认为,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必须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和鼓励研发经费流向基础研究领域;持续提升企业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央地协同发力,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力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本报记者佘惠敏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