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啤酒技术高峰论坛与首届(青岛)食品生物制造创新国际峰会在青岛举办
9月13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德国柏林啤酒酿造学院、美国酿造化学家协会主办,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啤酒技术高峰论坛与首届(青岛)食品生物制造创新国际峰会在青岛举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原主任、党组书记、国家制造强国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酒业协会战略专家纪正昆,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理事长何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孙宝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先生,青岛市政府副市长赵胜村,德国柏林啤酒酿造学院(VLB)院长JosefFontaine,美国酿造化学家协会(ASBC)主席SylvieVanZandycke,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肖丹,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姜宗祥等出席此次论坛。纪正昆在致辞中表示,食品暨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以及啤酒技术创新,是新时代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重要领域,可以广泛地适用国家质量强国建设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以及创新发展的路径。当下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保持和提高食品安全,任重道远。行业应坚持实施高新技术引领创新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两轮驱动”;着力推进产业技术高级化,突破产业技术的短板和瓶颈;加强国家质量技术实施;着力推动标准数字化。赵胜村在致辞中提出,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一直以来,青岛市政府着力塑造科技自立自强的新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而青岛啤酒扎根青岛,与城市相融合,与青岛共进步。120年来,对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带动形成了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有力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了青岛。何勇提到,科技创新驱动着产业进步,是实现啤酒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下,啤酒产业科技发展的研究方向已从基础科学、市场分析和方法研究拓展为理论探索、产业链联动发展以及包含装备、工艺、风味、生态等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愿啤酒企业共同携手,贯彻“科技赋能”指导思想,以品质追求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主题,加速啤酒产业现代化进程,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消费者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引领啤酒产业走进美好未来。JosefFontaine表示,自2010年以来,德国柏林啤酒酿造学院一直和中国酒业协会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共同主办中国啤酒技术高峰论坛。这次是他自2018年以来,第一次回到中国参加论坛,期待能够在这里与同仁们进行交流,也期望今后能够继续拓展合作,尤其是在酿造技术发展以及教育方面有更深入的合作和交流。肖丹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的关键要素,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作为食品和发酵领域国家级应用技术的专业研究机构、作为拥有14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作为国家食品和酒类相关领域7个国家标委会和4个国际标委会秘书处单位,始终以我国啤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聚焦生命健康、食品营养、生物发酵等技术领域,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黄克兴在致辞中提到,本次高峰论坛是时隔五年之后的首场线下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聚英才、影响深远,吸引了海内外近50名顶尖专家学者参加,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必将对啤酒行业、对食品生物制造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二是向高处立、向实处行,既有围绕技术革新、消费者行为、产业可持续性等议题的深度思考和战略前瞻,也有从“零碳”啤酒行业研究,到最新酿造技术的实践应用与经验分享。三是面向未来,拥抱创新,同期举办的首届食品生物制造创新国际峰会,首次设立院士论坛,将充分研讨如何利用最新的生物技术、智能技术来推动食品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论坛现场,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孙宝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分别作主题报告。元月表示,啤酒行业已经进入高品质和多元化的时代。未来两到三年,中国啤酒市场的消费容量将处于波动蓄势,至2025年,啤酒产量将升至3800万千升。另外,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导致整个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加速转变,行业会陆陆续续看到更多的高端化的特色的产品。中国的啤酒品牌也应该去做更多的尝试,行业人士要对中国啤酒,中国啤酒的高端化产品充满信心。李培根分析了关于智能工厂的相关问题:最重要的是什么?真正数字化的作用,它的最大价值在于什么地方?他认为,第一,数字化的作用表现在运行的指导作用。比如要建一个新工厂,先用数字化进行工厂仿真,保证工厂设计最优化和科学性。第二,21世纪的竞争,不仅仅是两个同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两大供应链系统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恰恰需要数字化技术的支撑。第三,高效率、低成本、低碳的物流很重要。现在通过工业互联网,减少物流环节、降碳、也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陈坚表示,“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里面提到,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的迭代升级是大势所趋。总体来看,目前我们国家食品生物制造的年产值大概在2万亿左右,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生物经济保守有约20万亿。生物制造是实现生物经济的主要途径,是以生物为科学为核心的多学科知识及以细胞为基础的多方面技术,支撑着多产业的发展来服务多领域的应用。孙宝国提出,食品是民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食品产业现代化转型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食品的多元化,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第二,要注意食品的风味、健康双导向问题;第三,要重视食品中微料功能成分的作用,特别是相关标准的制定。李景虹提到,啤酒和健康领域的关联颇多。当前,应用生物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测试发展了分子识别、信号检测类工具,还发展了很多的蛋白质,单细胞的组学,以及复杂的二级结构。未来需要发展生物分析检测的新的技术,把这些用来认识药物、包括啤酒里面的成分。为了人类的健康,期待能够在分子的检测和调控的新原理和新技术方法上有进一步的突破。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