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沉浸式旅游要注重构建“四新空间”

数智人2023-09-13产业资讯172
沉浸式空间是沉浸式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旅游新业态培育、新产品开发、新服务提供的基础。沉浸式旅游发展有助于推动构建新消费空间、新体验空间、新产业空间和新文化空间,全方位助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体验经济兴起,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沉浸式旅游日渐成为文旅产业新热点,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释放出文旅消费新活力。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24家文旅企业和机构借助数字技术,依托文博场馆、休闲街区、主题公园、旅游景区、度假区、产业园区等多种空间,开发沉浸式旅游项目和产品,积极探索提升游客体验新路径,以沉浸式空间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沉浸式旅游发展是技术、内容、需求等要素共同驱动的结果。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沉浸式旅游提供了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文旅资源借助技术手段得以全新、多维呈现。以创意为核心的沉浸式内容提供,有助于盘活存量资源,促进旅游地和景区转型发展。沉浸式旅游发展更好地契合了游客对体验感、参与度和沉浸感的追求,让游览变得更有质感。沉浸式空间是沉浸式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旅游新业态培育、新产品开发、新服务提供的基础,对于实现文旅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游客体验持续优化、消费活力深度释放以及产业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有效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沉浸式旅游发展有助于推动构建新消费空间、新体验空间、新产业空间和新文化空间,全方位助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一是沉浸式旅游丰富多消费场景,构建新消费空间。科技、创意与消费需求的融合,促进了沉浸式旅游发展、催生了新消费场景、加速了消费需求的释放。公园、街区、景区、园区、度假区、博物馆等借助科技和创意手段,对现有文化资源创造性重塑,为游客的在地消费提供了全新场景。例如,无锡拈花湾景区将灯光、投影、原创音乐、互动置于景区之中,打造了“拈花一笑”、DR奇幻夜间体验等夜游新产品,将日间消费延长至夜间。可见,公园、街区、景区、园区、度假区、博物馆等文旅场所借助沉浸式夜游、沉浸式体验产品的打造,可以形成有别于传统业态的新消费项目,充分引导并释放消费需求。二是沉浸式旅游释放多感官知觉,构建新体验空间。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声光电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场景,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游客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知觉,让体验变得生动、丰富、多元和深入。例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长征”沉浸体验和飞跃影院以4D和6面的全景影院再现长征场景,利用闪电、烟雾、降雨、吹风等多种环境特效,让游客在多维感觉体验中更深切地感受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辛。上海X-META国潮元宇宙主题乐园则将数字技术与历史背景、未来畅想相结合,打造的《风起洛阳》全感VR跨次元互动娱乐项目,借助场景设计,将运河漂流、浪花飞溅、强弩杀敌等情节融入其中,让游客充分体验触感、温感、撞击感、失重感带来的惊险、刺激。三是沉浸式旅游再建多消费业态,构建新产业空间。随着沉浸式旅游发展,一批沉浸式业态持续涌现,囊括了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娱乐、沉浸式街区、沉浸式夜游等多种形态,成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升游客体验品质、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的重要动力源。从旁观到沉浸式参与,沉浸式演艺以技术和创意的双重作用,让旅游演艺变成了游客可参与、可体验、可感知的深体验活动。例如,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沉浸式戏剧艺术的手法,将黄河文明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让游客在行走式体验之中,成为演出的参与互动者。沉浸式展览借助科技和创意手段,营造出更具艺术性、氛围感和交互性的展示空间,让游客在沉浸式观展和交互性互动中获得更深层次的身心体验。沉浸式展览打破了静物、文字、视频等传统展览模式,将声、电、虚拟、全息、光影等多种技术与实物相结合,让历史和文物借助现代科技活起来。例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5G、VR、AR、多媒体等技术与文物相结合,再现大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和繁华景象。Soreal、EX机器人、Z-BOX等构建的沉浸式娱乐空间,尼山圣境、夜上黄鹤楼等沉浸式夜游空间等,均是依托数字技术打造的全新体验空间。四是沉浸式旅游再造多文化资源,构建新文化空间。相较于过去单一、平面的文化资源展示方式,沉浸式旅游基于科技和创意的整合打造,为文化资源提供了更加立体、多维、生动、丰富的呈现方式,让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文化故事等要素从游客客观视角的听说看转向主观视角的参与、体验和感知,解构并重构了文化空间。例如,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以盛唐长安的历史故事为背景,通过场景再现,将街区中的人物、服饰、饮食、氛围、环境、娱乐等定格于唐代背景并利用现代技术和创意重现,让游客在游走、融入、感知中跨越时空领略唐代长安的风采。沉浸式旅游在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同时,将文化价值与新技术、新形式、新要素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拉近游客和历史文化之间的距离,让历史和文化变得可阅读、可感知、可触摸,是提升游客文化体验的更优表达。(吴丽云)转自:中国旅游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8028.html

相关文章

大学生暑假打工:“陷阱”防不胜防 维权困难重重

今年暑假,家住广东东莞的大学生孟雨与一家“法务咨询公司”签订了合同,每天的工作任务是要打完250个-300个电话,至少加7个微信。这些工作由正式员工任小组长带着暑期工完成,经常强制性要求他们加班。若暑...

课后服务将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

教育部1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将进一步推进课后服务工作,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三点半”难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2017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出...

市场稳步扩大 离岛免税释放消费新活力

启动“海南离岛免税跨年狂欢季”,安排资金激励免税经营主体做大会员购销售,进一步集聚和配置全球精品生产和销售的产业要素资源,丰富海南离岛免税市场供给,推动离岛免税品牌、品种、价格与国际三同步……在12月...

誉帆科技冲刺深市主板 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出现背离

□记者李犇北京报道近日,上海誉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誉帆科技”)发布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主板。《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报告期(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1月至6月)内,公司业绩整体...

黑龙江推出秋季旅游产品和线路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以"龙江金秋·多彩油画"为主题推出五大秋季旅游产品和10条自驾游线路。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立足当地特色旅游资源,设计了五花山色游、农业观光游、丰收采摘游、温泉度假游及龙江夜游等...

中药现代化:以“小复方”撬动“大市场”

专访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方邦江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植物医学》发表论文《热炎宁合剂联合标准治疗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或轻度感染患者的疗效: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