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跨入量产新阶段

数智人2023-09-09产业资讯147
日前,众钠能源与台铃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2年内向后者提供不低于200万套聚钠1号钠离子电池包,并在今年三季度开启量产交付。从小批量试用到获得规模订单,钠离子电池开始进入实质化落地交付阶段。钠离子电池被视为下一阶段电池研发的重要技术路线,随着规模量产落地,其产业发展能否复制锂离子电池的高速发展路径?大规模应用还面临哪些挑战?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几乎与锂离子电池同时起步,但受限于正极材料技术瓶颈,直到2010年,钠离子电池才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近年来,经历几轮诸如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涨价问题后,钠离子电池资源分布广泛、提炼简单等优势逐渐凸显,作为锂离子电池替代技术路线,产业化进程提速。短短数年间,产业链超过上百家企业开启相关研发布局。2021年,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更是点燃了市场对钠离子电池的热情。2023年被业内认为是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元年。从各企业公布的信息来看,今年以来,宁德时代、中科海钠、众钠能源、传艺科技、鹏辉能源、孚能科技等企业密集发布钠离子电池产品,并宣称大额订单在手或具备量产供货能力。而去年钠离子电池全行业产能仅为2吉瓦时,即中科海钠建成的2吉瓦时钠离子电池量产生产线。今年产业链也具备一定配套能力。贝特瑞近日在接受相关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拿到吨级以上订单,具备量产供货条件。格林美此前也表示,公司已经具备万吨级钠离子电池前驱体材料以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能。众钠能源首席科学家赵建庆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基本达到预期,具体表现还要看下半年产品落地情况。得益于国家政策引导和成熟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支撑,中国钠离子电池在国际上掌握绝对先发优势,无论是基础研究、技术水平,还是规模化能力、产业推进速度,都远远领先其他国家。钠离子电池要实现产业化发展,成本是关键。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类似。相比于锂离子电池,虽然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目前处于劣势,但在功率密度、宽温和循环寿命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成为市场寄予厚望的“新宠”。据了解,钠离子电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技术路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模化量产进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白)类化合物、聚阴离子化合物三种主流技术路线,负极材料则以硬碳和软碳为主,不同技术路线性能和成本差异较大,业内还存在争议。“钠离子电池材料体系选择好了,能够实现低成本和高安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勇胜指出,随着技术突破,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超过200瓦时/千克,与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相当。针对成本问题,他建议,将钠离子电池纳入消费税免征范围,进一步降低钠离子电池销售成本,推动行业规模化降本及全产业链发展。今年4月,众钠能源发布了基于聚阴离子的硫酸铁钠路线首款钠电产品——聚钠1号,售价为599元,折算为0.45元/瓦时左右。“价格明显低于锂离子电池产品。”赵建庆指出,公司户储电芯将于今年四季度上市,能量密度为125瓦时/千克,循环寿命超过5000次;大储方形电芯也将于明年四季度上市,循环寿命超过8000次,且具备低成本优势。“规模化量产后,钠离子电池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到0.35元/瓦时以下。”尽管钠离子电池已经开启量产交付,但距离真正规模化应用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赵建庆指出,目前钠电产业电池全产业链仅进行了初步匹配,产业链成熟还需要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进行适配配套。钠离子可以兼容现有锂离子电池材料和生产设备,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差异,钠离子电池技术瓶颈有待进一步突破,要加快行业基础研究和工程同步验证。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同样指出,钠离子电池生产规模、综合成本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拓展。钠离子电池在用户侧储能、数据中心和基站储能等中小型储能领域有望率先渗透。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相关利好政策不断加码。今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广西、深圳、山西、河南等地陆续出台的能源规划文件中,均提及要开展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示范。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复制锂离子电池的高速发展路径,成为未来10年内成长性最高的新兴产业之一。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将超过50吉瓦时,到2030年将超过1000吉瓦时,未来几年,钠离子电池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82.6%。(记者卢奇秀)转自:中国能源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7896.html

相关文章

交通、水利等一批重大工程有序推进 全力促发展

开新局、启新程,各地有力有序推进交通、水利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畅通路网,区域交通网络加快织密。京雄高速是北京连接雄安新区的快速交通走廊。今天(2月21日),京雄高速的标志性工程永定河特大桥的首段拱...

《最美中国戏》让戏曲“破圈”获得更多可能

“有一句话叫千生万旦,一净难求。净行,脸画得花里胡哨的,但是动作要干净。不光嗓子要好,扮相也要好,还得有身段。”继丑角和旦角后,最近一期播出的戏曲文化创新节目《最美中国戏》将镜头对准了净角,观众跟随主...

家电龙头涌入光伏产业

6月下旬,美的集团旗下上市平台合康新能公告称,拟向美的集团锁价定增募资不超过14.73亿元,将投向光伏产业平台项目等。信达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合康新能成为美的集团旗下上市平台后,实际承接了美的“光伏+户...

2023年3月我国棉布出口量5.51亿米 同比增长9.95%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3月,我国进口棉布0.29亿米,环比增长25.26%,同比增长179.63%;出口棉布5.51亿米,环比增长61.11%,同比增长9.95%;净出口量为5.22亿米,环比...

2021年快递业务量预计达1085亿件

记者从1月6日举行的2022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获悉:2021年,邮政快递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快递业务收入和业务量分别完成1.04万亿元和1085亿件,同比分别增长18%和30%。新增社...

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1%

转自:辽宁日报据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申铖)财政部16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39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5%。其中,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