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前总统:全球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智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数智人2023-08-29产业资讯185
“我很高兴再次来到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亲眼见证了这个富有智慧的国家和人民利用先进技术在沙漠中发展经济。”——波兰前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于8月25—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波兰前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应邀出席论坛,他在接受《环球时报》的专访时分享了对本次活动的感想。科莫罗夫斯基在论坛上听取了来自全球的专家对中国荒漠化防治措施和经验的看法,并对部分地区的立体生态光伏治沙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他指出,库布其治沙经验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科莫罗夫斯基说到:“库布其沙漠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能源生产中运用的前沿技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看出,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与全球环境保护的目标一致。”科莫罗夫斯基表示,波兰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也在积极践行绿色转型。他钦佩中国持续对各国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提供帮助,他也看到中波两国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能源开发等领域经验共享,拥有巨大合作潜力。科莫罗夫斯基说:“中国目前荒漠化治理的重点不仅仅是防沙治沙,而是将治沙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生态、产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为沙漠地区的人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本届论坛的主题“以科技引领治沙让荒漠造福人类”得到了他的高度认可。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形成了一条巨大的黄沙带,距离北京仅800公里。库布其沙漠曾被称为“死亡之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经过几十年的精心治理,1.41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如今已有三分之一的面积被绿色植被覆盖。中国科技部对近20年来的沙漠变化进行了遥感分析,数据显示,库布其沙漠核心治理区的植被覆盖率已达到65%,与10年前相比增加了30%以上。科莫罗夫斯基曾在2017年参加了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他称自己是库布其沙漠变化的见证者。科莫罗夫斯基表示:“库布其沙漠治理是中国科学治沙、造福人民的典型案例。在有效治理、严格保护的前提下,中国采取了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有效地将防沙治沙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同时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科莫罗夫斯基还表示,他对中国把清洁能源开发与防沙治沙有机结合的模式很感兴趣。例如,亿利资源集团就在库布其沙漠治理和黄河保护工程中取得诸多成效,经过多年的实践,构建了立体生态光伏治沙模式。亿利抓住了中国“双碳”目标的战略机遇,在库布其沙漠投资建设3.2GW立体光伏沙漠治理项目,年发电量可达55亿千瓦时,治沙面积15万亩。同时,亿利集团建立了绿色生态农业体系,在光伏板下种植牧草、农作物和药材,同时发展生态旅游。截至目前,已帮助沙漠地区10.2万人脱贫,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科莫罗夫斯基说:“中国政府带领企业和社会不断探索防治荒漠化的创新技术,这些举措让更多人意识到,只要合理利用,沙漠就能成为新的机遇,成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源泉。”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大型荒漠化防治国际论坛,现已成为全球应对土地荒漠化挑战的重要交流平台。由于各国有着不同的理念和利益,国际社会在防治荒漠化方面的合作存在分歧和困难,因此开展国际合作对话意义重大。科莫罗夫斯基认为,通过论坛各国可以进行更多交流,找到符合多方利益的共同点。土地荒漠化是全世界都面临的严峻挑战。据联合国统计,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影响着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并以每年5万-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20亿美元。近十年来,中国完成了2.82亿亩(1880万公顷)土地防沙治沙任务,减少沙地面积6490多万亩,贡献了世界绿化增量的25%。“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森林覆盖率的提高,不仅是对中国的益处,而且是对整个人类。”科莫罗夫斯基表示,中国正顺应着时代潮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了引领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与发展的雄心。科莫罗夫斯基指出,尽管波兰没有沙漠,但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也积极活跃在绿色转型领域。他说:“波兰曾经是欧洲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之一,也是主要的煤炭进口国之一。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波兰也在大力布局和发展新能源,例如发展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在后疫情时代,欧盟也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他强调,中波两国都面临着能源深度转型和发展绿色能源经济的重要任务,两国在新能源领域有着广阔合作空间。今年是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中国正积极进行国际对话,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发展。“中国的荒漠化治理模式以及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同时,中国也不断帮助其他国家发展生态经济和绿色经济。”科莫罗夫斯基说:“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从这一领域的经验交流中受益。”(作者:林小艺、余佳茵,翻译:郭若渔)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7330.html

相关文章

中国网文进入全球化共创新阶段

近年来,作为网络时代最具活力的文艺形态和出版业态之一,网络文学正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范本,为文明交流互鉴开拓新航道。近日,上海市出版协会、阅文集团主办了第三届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文学周以“绘文学璀璨...

老白干酒:行业竞争激烈致营销费用高 已进行管控

3月27日老白干酒(60055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3月25日接受由东北证券、上海睿亿、广发证券、汇安基金、华泰资产、长安基金、泓德基金、招商信诺、泉果基金、中银证券资管、民生证券、顶天投资、夏尔私募...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么干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今年“三农”领域重点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

6G发展呼唤全球形成统一标准

6G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近日,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中国南京举行。6G最新研究成果进展如何?6G创新发展将开启怎样的未来?6G技术大会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

乡村振兴 轻工产业大有可为

齐鲁大地上的普通村落,让风筝“飞”向了全球。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王家庄子村之行,让记者更加深刻意识到,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需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一二三产业...

动力电池竞争加剧 多公司发力大圆柱电池寻求破局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一些非主流电池赛道,如大圆柱电池领域,已有多家厂商涉足生产,希望通过这种新的电池技术切入市场。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表示,目前,大圆柱电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