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攀升 价格下行 多家煤企晒半年“成绩单”
上半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总体相对稳定,但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于近期召开的“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信息显示,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决策部署,上半年产煤省区和煤炭企业扎实推进煤炭保供工作,煤炭产能继续释放,煤炭产量稳定增长,加上煤炭进口量持续大幅增长,国内煤炭供应水平创历史新高。不过,国内煤炭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煤炭供需形势持续向宽松方向转变,各环节煤炭库存持续攀升,煤炭价格明显下行。“当前煤炭市场供需偏弱,各环节煤炭库存持续攀升,'买涨不买跌'情绪浓重,煤炭中长期合同违约现象增多,部分中长期合同兑现率下降,煤炭中长期合同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石瑛表示。不少业内预测,按目前形势,下半年煤炭供需有望延续相对宽松局面。进入7月,时间任务“双双过半”,多家煤企召开经济运行会议,晒出半年度“成绩单”。7月10日至11日,中煤集团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暨专题研讨会召开。中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出席并讲话。今年上半年,中煤集团全力以赴稳产增供,大力推进“两个联营”,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产经营持续巩固良好发展势头,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好于预期,在一季度“开门红”的基础上,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7月11日,晋能控股集团召开2023年二季度党建工作例会暨安委会会议和经济运行分析会,总结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会议显示,今年以来,晋能控股集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差异化管理为抓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苦练内功、夯基固本,总体呈现出6大特点:党建引领优势有效彰显,主要经营指标稳中向好,各类风险隐患可控在控,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提升,企业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7月7日,华阳集团召开三季度煤炭生产办公会。会议要求,坚定不移抓好安全生产,以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为抓手,严格落实规程措施。加强现场管理,细化工作措施,在管好关键部位、重点岗位的基础上,强化对边远地区、单人作业岗位的安全管控。加强队伍建设,抓好专业化队伍和新入职职工管理,通过师带徒等形式,带动新入职职工提升业务技能。加快新装备、新工艺推广应用,推动矿井基础设施升级。2023年上半年,潞安化工集团完成原煤产量5258.5万吨,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各矿要把本月的生产计划和具体措施汇报到总调度,对重点变化、重点工程存在的风险和隐患逐一检点,将保供指标再落实,务必保障生产的正常衔接。”在潞安化工集团生产经营调度例会上,调度指挥部负责人如是安排,这也是该集团各生产业务部门每天开始的第一项工作。今年以来,潞安化工集团主动适应能源保供常态化的形势要求,统筹安全和发展,兼顾当前和长远,全年按日均产量28.75万吨组织生产,确保安全完成全年10495万吨能源保供任务。7月12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领导班子2023年下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会议强调,要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围绕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做强主业、防范风险等方面,着力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产业板块、生产单位、资源要素的协同,充分发挥产业链各环节优势,全面协同、全面发力。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围绕平煤股份煤矿主辅分离、尼龙化工板块深化改革等重点任务持续加力。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亦实现“双过半”。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的50.1%和60.8%,完成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1-6月,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电、气能源产业齐头并进,商品煤资源量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50.5%,发电量同比增长15.1%,天然气管输量、煤层气产量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134%、129%。今年5月,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打通西部煤保供本土坑口电厂新通道,为今后外来煤保供本土坑口电厂在通道选择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上半年,商品煤资源量同比增加111.2万吨,长协煤兑现率超额完成。淮北矿业集团于7月7日以视频会形式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指出,上半年,既有量的增长,体现在产品产量、营收利润、项目投资、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增长,也有质的提升,体现在安全生产基础稳、经营管控效果佳、改革创新动力足、党建引领保障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即市场形势变冷,工作任务变重,项目建设工期变紧。通过晒一晒“赛马”成绩单,希望各单位“一把手”变“赛马”压力为奋进动力,以更强干劲推动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当前,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偏弱,中下游环节煤炭库存屡创历史新高,用户“买涨不买跌”情绪浓重,煤炭中长期合同违约现象增多,部分中长期合同兑现率下降,部分无法兑现的电煤长协资源无法转售其他用户,煤炭企业销售难度加大。针对当前煤炭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企业提出如下建议: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煤炭保供,根据供需形势有序释放产能,优先保障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保障重点领域用煤需求,加强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煤炭安全保供。完善“有控有进”的煤炭进口动态调节机制,适度控制煤炭进口规模和节奏,发挥好进口煤的补充调节作用,避免进口煤激增冲击国内市场,加强进口煤质量管理,限制劣质煤进口。完善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机制,健全合同履约双向监管,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有关各方落实合同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提高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水平。完善煤炭产业发展政策,建立煤矿弹性生产机制,根据供需形势和新能源出力情况有序调节煤炭产能,推动煤炭相关产业政策和进口政策衔接配合,促进煤炭供需平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老矿区老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表示,目前困难煤炭老矿区煤矿产能退出比重大、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建议多渠道解决企业转型发展和职工安置的资金缺口;研究制定支持煤炭老矿区转型发展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指导煤炭老矿区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新格局。“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煤炭仍然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基石。当前煤炭市场处于振荡下行状态,煤炭企业应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促进煤炭供需实现动态平衡。上下游企业应加强沟通合作,不断完善长期合作机制,推动煤炭产业链协同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强中长协履约监管,提高能源供应质量,增强煤电产业链的弹性和韧性,守好能源安全供应底线。”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理事长杨显峰呼吁。(记者余娜)转自:中国工业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