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政策组合拳 重在强信心增动能

数智人2023-07-17产业资讯188
近期,证券时报发起“时报经济眼:2023年上半年经济学家问卷调查”,受访者包括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知名院校的权威经济学家。问卷从2023年上半年经济政策感受、经济形势研判、宏观政策预测三个维度共设计18道问题。截至7月14日,共收集到60份答卷。在人员构成上,受访者有33人来自金融机构,10人来自政府部门,17人为高校、智库以及非金融企业相关人士。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对上半年货币政策感受积极,但普遍认为上半年的经济表现弱于预期,对下半年的国内经济预期偏冷。受访者认为,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企业家缺乏信心、内生增长动能不足或在下半年掣肘经济向好回升态势,必须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打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拳,出台更多稳地产政策。货币政策感受积极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不足。调查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上半年经济发展表现弱于预期。其中,76.7%的受访者认为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表现偏冷,认为上半年经济平稳适度的受访者仅占13.3%,还有10%受访者认为上半年经济“过冷”。虽然二季度经济复苏进程较一季度有所放缓,但在去年低基数的情况下,受访者普遍预期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水平可观。近六成(58.3%)受访者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处于7%以上,其中,31.6%的受访者对GDP增速的预期区间在7%~7.5%(含7%),20%受访者的预期区间在7.5%~8%(含7.5%)。另有四成(41.7%)受访者预计在7%以下。回顾上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年初以来两批延续优化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但前6个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不及去年同期;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相继在3月末降准、6月中下旬降息,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调查显示,逾六成(61.7%)受访者对上半年公共财政支出的感受为力度不足。受访者对货币政策的感受整体偏积极,六成(61.7%)受访者对上半年货币政策的感受是宽松或非常宽松,三成(31.6%)受访者认为货币政策较为适度。展望下半年,受访者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动能强弱持谨慎态度。根据此次问卷结果编制的2023年三季度“证券时报经济预期热度指数”回落至50%荣枯线以下,为35.03%,较上季度下降17.7个百分点,显示经济学家们对未来半年内中国经济预期偏冷。“证券时报经济预期热度指数”是反映经济学家对未来半年内中国经济热度判断的扩散指数。在该指数对应的调查中,1.7%的受访者预计中国经济在未来半年内将表现为偏热态势,40%的受访者预计经济将保持适度增长,55%的受访者认为经济运行将“偏冷”,3.3%的受访者担忧会出现经济运行“过冷”态势。就业和地产销售预期趋谨慎在上季度调查中,受访者已表达对就业形势的担忧。相比之下,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对就业形势的担忧进一步加深,对房地产市场销售以及民间投资信心的预期也更趋谨慎。调查显示,过半(51.6%)受访者认为下半年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城镇调查失业率可能比上半年进一步上升。仅有11.7%的受访者相信下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有所改善,而上季度预期将改善的受访者占到32.7%。“当前就业的改善幅度远大于城镇调查失业率表征的水平。”申万宏源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屠强认为,随着今年以来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回升,未来就业形势将改善。调查显示,预期下半年民间投资信心将小幅提升的受访者占比为30%,较上季度回落33.6个百分点;预期民间投资信心将小幅回落的受访者占比较上季度上升了17.6个百分点。本次调查中,有更多受访者认为下半年民间投资信心将保持稳定,占到41.6%。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指出,制造业与房地产业约占民间投资的70%,今年制造业支撑民间投资力度仍强,主要是地产大幅拖累民间投资。受访者对下半年房地产销售热度的研判由上季度的整体偏乐观转为偏谨慎。调查显示,20%的受访者预计下半年房地产销售热度将小幅提升,较上季度回落43.6个百分比。预计房地产销售热度将较当前形势基本持平或将小幅回落的受访者分别占到36.7%、41.6%。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近八成(78.3%)受访者认为下半年有必要出台新一轮稳地产政策。“未来一段时间内房企融资和投资状况能否改善,从内生角度看,取决于销售端能否持续回暖。”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记者表示,关键在于让房企实现“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股市景气度预期偏中性物价稳定和汇率基本稳定关系到老百姓的“钱袋子”,备受市场关注。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国内物价涨幅有所回落。调查显示,58.3%的受访者认为下半年通胀水平保持温和适度,无需过度担忧;近四成(36.7%)受访者对下半年的潜在通缩风险表示担忧。对于潜在通缩风险,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在外部高通胀背景下,我国物价相对平稳,近几个月物价水平出现走低,但并没有出现通缩,下半年也不会出现通缩风险。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当前物价已接近年内底部,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物价水平保持低位运行。后续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数据将伴随消费逐步复苏、企业去库存压力减轻、油价企稳以及基数走低而缓慢回升;基数走低、油价企稳将推动后续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跌幅收窄。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多数受访者的预期区间较上季度有所上行。调查显示,半数(50%)受访者预期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部分时间将保持在7.0~7.2(含7.2)区间,43.3%受访者的预期区间选择在7.2以上。此外,四成(41.6%)受访者预计下半年跨境资本将小幅流出,较上季度上升了34.3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在三季度大概率继续承压,四季度大概率有所好转。”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告诉记者,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持续承压,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但随着时间推移,美国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我国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强于美国,故人民币汇率中期具备升值基础。站在当前时点,多数受访者对下半年股市景气度的预期偏中性。调查显示,55%的受访者对下半年股市景气度打出3分(满分5分,分数越高代表景气程度越高),26.7%的受访者打出2分,10%的受访者打出4分。“归根结底,未来市场的表现还是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表现。”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对记者说,如果中国经济在今年能实现弱复苏,鉴于当前市场已经处于估值低位,从逆向布局考虑,当前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看法可以积极一点。强信心增动能打好政策组合拳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但下半年也将面临诸多内外风险挑战。多数受访者强调,下半年必须打好宏观政策、扩大内需、改革创新、防范化解风险组合拳,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必须主动作为,确保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多数受访者看来,信心不足、经济内生动能不足是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国内风险。调查显示,86.7%的受访者担心下半年企业家信心低迷,投资意愿不足。担心房地产市场恢复缓慢、居民消费复苏乏力、出口增速下滑对经济拖累的受访者分别占到53.3%、51.6%、38.4%。41.6%的受访者指出要重视部分地方债务风险暴露对社会预期的影响。当前外部风险愈发复杂多变,75%的受访者关注下半年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影响,61.7%的受访者关注供应链定向脱钩加剧,担心海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衰退以及货币政策调整影响中国经济的受访者分别占到60%和51.6%。如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是本次调查的重点方向。调查显示,半数(50%)受访者认为下半年扩张性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协同发力,48.3%的受访者认为下半年应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为辅,支持经济行稳致远。北大国发院智库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副主任何晓贝对记者说,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看似“碎片化”,但也实现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标,进一步降低短端利率效果有限,且面临金融稳定和宏观稳定的权衡。避免通缩、收紧产出缺口,财政政策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对于财政政策,近八成(78.3%)受访者呼吁下半年出台增量财政政策加码稳投资促消费,66.7%的受访者强调要及时稳妥处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认为下半年应保持“三保”刚性支出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受访者分别占到56.7%和51.6%。对于货币政策,多数受访者认为下半年应再度开展降准或者降息,占比分别为71.7%、63.3%,还有65%的受访者建议出台更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3年第二季度报告》指出,当务之急是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修复资产负债表,中央财政应适当加杠杆并提高赤字率,货币政策仍有较大幅度降息空间,房地产纾困政策需向优质民营房企倾斜。中长期仍要靠改革稳定市场预期和促进经济增长。记者贺觉渊孙璐璐江聃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5269.html

相关文章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如何构建?突破点在哪?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于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系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后首次召开。本次金融工作会议中,对房地产提及颇多,为后续房地产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金融...

苹果:将在设立更多线下零售店 扩大全球零售业务

据外媒报道称,苹果计划在全球建立更多的零售店来扩大其零售业务。苹果相关负责人表示,“线下零售店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体验、互动的场所,在这里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苹果的产品。在线上用户了解更多的产品信息,而在商店...

甘肃省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根据农情调度,全省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06万亩,预计总产1180万吨,比上年增长1.5%。甘肃多措并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确保小麦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的基础上,把发展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等旱...

中国财政部拟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中新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赵建华)中国财政部21日公布,今年拟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通过提高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引导银行和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对科技创...

新突破!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

据中国科学院发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自主研制的500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在帕米尔高原完成部署,标志着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正式建成并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

广西实施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行动

为确保完成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农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近日联合印发2022年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两大目标任务:一是实现水稻玉米单产明显提升。通过攻关行动,20...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