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陷致癌疑云 无糖饮料还能放心喝吗?
近日,多家媒体援引路透社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世界卫生组织即将在7月14日发布的文件中,把阿斯巴甜宣布为可能致癌物质。消息一出,该话题迅速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榜第一。作为阿斯巴甜这种甜味剂应用相当广泛的领域——无糖饮料,也引起众多消费者关注和讨论:无糖饮料还能放心喝吗?说起阿斯巴甜,很多人并不陌生,作为最常见的人工甜味剂之一,不少饮料、口香糖中都有它的存在。据了解,阿斯巴甜的学名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属于人工高倍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达到相同甜度的情况下,使用阿斯巴甜这类甜味剂可节省成本。6月29日,路透社援引两名知情人士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6月早些时候举行专家会议,根据所有已公布的证据评估一些产品是否存在潜在危险,会上认定阿斯巴甜“可能对人体有致癌性”。此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在调查阿斯巴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世卫组织表示将于7月14日就这一话题发表相关内容,JECFA预计也将于同一时间宣布其调查结果。消息一出,国际饮料协会委员会(ICBA)在官网发文,其执行主任凯特·洛特曼表示,公共卫生主管当局应警惕这一观点,因为它与数十年来高质量的科学证据相矛盾,参考低质量的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能误导广大消费者,期待对阿斯巴甜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审查。记者了解到,1981年,阿斯巴甜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此后阿斯巴甜获得100多个国家和权威机构的认可,我国也在1986年正式批准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应用。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告诉记者:“关于阿斯巴甜是否安全,40年来已经有上百项高质量研究可以证明。美国、欧盟都多次评估过,没有问题。就在去年,世界卫生组织还出过一个系统性研究的报告,也是说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和癌症没什么关联。”事实上,IARC将物质致癌性分为五类,阿斯巴甜所属的“2B类致癌物”是指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低的物质或混合物,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充分,对人体的致癌性的证据有限,如咖啡、泡菜、手机辐射等。而且,IARC此前将通宵工作和食用红肉归为“2A类致癌物”,引发了广泛争议,并且在草甘膦致癌事件中也曾“翻车”。钟凯对记者表示,在正式发布结果前,还不清楚IARC是依据什么样的研究证据和论证逻辑下的结论。“研究证据和结论之间有没有假相关、有没有因果倒置、有没有排除混杂因素等等都尚未可知。”钟凯说。阿斯巴甜陷入致癌疑云对无糖饮料市场影响有多大?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厉曙光表示,“也不会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阿斯巴甜不能用了,还有安赛蜜、纽甜、甜菊糖苷、蔗糖素等甜味剂都可以用。”正如厉曙光所说,记者梳理了市面上的多款无糖饮料品牌,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使用阿斯巴甜外,元气森林使用的甜味剂以赤藓糖醇为主,农夫山泉的“0糖”苏打气泡水添加了赤藓糖醇、木糖醇、三氯蔗糖。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也表示,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选择是三氯蔗糖和赤藓糖醇,它们的产量年均复合增速远高于安赛蜜和阿斯巴甜。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告诉记者,目前甜味剂的替代品有很多,阿斯巴甜卷入“可能致癌”风波对世界范围内食品饮料格局不会有太大影响。朱丹蓬表示,目前并没有临床证据支撑阿斯巴甜确实致癌,也没有明确一天的摄入量或一次最大的摄入量是多少才会致癌。记者了解到,欧洲食品安全局在2013年制定的标准认为,每公斤体重每天食用40毫克阿斯巴甜是安全的,也就是说,一个60公斤重的人摄入上限是2.4克。考虑到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限量标准是每公斤0.6克,因此,一个60公斤重的人每天喝12罐阿斯巴甜达到上限的饮料也没有超标。“超不超标,有糖还是无糖,都要适量饮用。”安徽省宿州市市立医院营养科医生孟妍凤告诉记者,不要把任何饮料当成水来喝,相比于代糖的安全,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健康的饮食方式。钟凯也表示,消费者不能认为无糖饮料热量低就产生“多喝几瓶也没事”的想法,有减糖需求的消费者应多喝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如果特别喜欢喝甜味饮料,选择无糖、低糖产品是相对更好的选择。(记者解磊)转自:消费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