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新接造船订单中绿色船舶占比近五成 创历史最高水平

数智人2023-07-10产业资讯235
造船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实力。我国是世界最大造船国,2022年我国全年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总订单的49.1%,创历史最高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沪东中华等船厂绿色船舶在订单中占比均超过了90%。总台央视记者孟湛东:中国船舶沪东中华造船厂的一艘13000箱的双燃料集装箱船,除了使用传统的石油燃料,还引入了液化天然气,可以直接降低28%以上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除此之外,船头还有一个独特的设计,是一个绿色的防风罩,工人们亲切地称它们为“绿头怪”。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船舶在正常行驶当中降低2%左右的燃料消耗。记者了解到,船艏防风罩是最近两年出现的新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船舶行驶时的风阻,通过减少燃料消耗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这艘船除了这处新设计外,其他地方也不简单。中国船舶沪东中华集装箱船首席技术专家袁红良:一个是我们正通过流体力学CFD的软件来优化船的性能;还在目前现有的船上用了气泡减阻技术,使得它能够节能。向绿色低碳转型正是我国船舶工业当今的发力点。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的船舶已经屡见不鲜,甲醇、氢气、氨等绿色燃料作为动力的船舶也在研发之中。中国船舶沪东中华总经理陈军:我们今年已经承接了200多亿元的订单,90%以上都是绿色动力。我们也已经开发好了甲醇作为动力的集装箱船。总台央视记者孟湛东:绿色船舶除了体现在动力之外,也体现在设计建造的各个环节。以往在设计阶段,很多时候呈现的是2D图纸,很多细节会被忽略。在江南造船数字造船实验室的一个3D展厅,只要戴上3D眼镜,就可以沉浸式地观看设计当中很多细微之处。由于传统2D图纸比较复杂,在船舶建造中可能会出现管线干扰,需要返工修改。这种不必要的返工,在船舶建造周期中占比通常超过10%。采用了3D建模设计后,船东与施工人员可以更直观理解图纸,完成设计和建造。中国船舶江南造船数字化设计主管王杰:我身后这艘海巡160,是第一艘无纸化建造的船舶。使用了三维模型技术,所以它的整个制造工时缩短了60天。数字化节能手段的应用还远不止此。集装箱船由于采用分段建造,以前船身合拢后需要将集装箱吊进全部箱位测量精度,而现在只需要通过设备扫描船舶箱位,就能建立3D模型获得全部数据。中国船舶江南造船开发研究所所长周清华: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是一个必由之路。研发端我们采用了绿色船舶的研发,制造过程当中减碳,全产业链计算碳排放。今年1到5月,全国造船完工164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4%。承接新船订单26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5%。5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17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5%。绿色船舶理念正逐步贯穿船舶的设计建造全过程,成为中国造船业一张响亮的名片。(央视新闻客户端)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4750.html

相关文章

“花样经济”消费热度不减 “鲜花轨迹”纵跨南北扮靓中国年

用鲜花装饰自己的家是必不可少的过年仪式,数据发现,各地早早就进入花市旺季。数字货运平台运满满大数据显示,进入1月份以来,鲜花的货运量较平日增长86%,较去年节前同期增长11%。广东广州是鲜花最重要的货...

我国将为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定“标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14日在京启动。该项目将为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制定“标尺”,为确保碳排放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量值统一提供测量基础。该项目由中科院空天信...

“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开局顺利

记者近日从“三北”生态用水战略研讨会上获悉:目前“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开局顺利,已开工项目22个,共完成造林种草608.07万亩。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唐芳林表示,要持续推进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全链条创新

“这样的办事效率出乎我意料。”创业青年徐依娜,在江苏常州经开区创办一家贸易公司,从报送材料到顺利办结,只花了不到两个小时。近年来,常州经开区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一号改革工程,大力简化审批流程,全面优化审...

从上海车展看汽车行业“拥抱新时代”

新技术层出不穷,新车型百花齐放。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如火如荼举行,为全球汽车市场提振信心、注入活力。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主...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国财政部提“一揽子”措施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赵建华)中国正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国财政部24日介绍,积极研究提出“一揽子”财税政策措施清单,统筹安排存量政策和新增政策,用好补助资金、政府债券、税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